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方舟子:文学描写“一夜…
“红学”百年一瞥:毛泽…
潘玉良从妓妾到“一代画…
“一代诗宗”曹植——论…
吴冠中的“一”“百”“…
大理国古碑身世加紧破译…
业内称3D电影“一哄而上…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修缮重…
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摆…
日本人气作家争写微博小…
最新热门    
 
“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由来

时间:2010-11-29 12:54:08  来源:不详

 

 

今年是“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提出30周年。理解这一政策的关键和枢纽,是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连续召开的五次人口座谈会。本文作者是当时座谈会全程参与者和会议报告起草者,他阐述了目前政策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起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但是,劳动力供给不足、老龄化、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人口政策面临着新的抉择。
    
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翻案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分析了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曾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一起来,将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当作马尔萨斯人口论批判,进而形成了“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人口越多越好的理论教条,而且将人口质量与种族优生混同起来,造成其后十多年人口问题成为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
    
    1959年我作为初入北大的一名学子,一踏进校门便赶上第二次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当时我知少识浅,课余时间找来马老的几篇文章和批判他的文章对照着读,感到马老讲得颇有道理,那些批判文章大都千篇一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数易其稿,最后定名《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送到《光明日报》。报社收到稿子后很重视,告诉我准备作为“重头文章”刊用,发表时加了“编者按”,作为该报对过去错误批判新人口论的清算。
    
合作进行人口预测研究
    
    在1979年的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遇到七机部二院的李广元同志,他告诉我说,他们有一个小组在搞人口预测,领导这项工作的是当时七机部二院宋健副院长。几天后,李广元打电话来说,我把你的情况和研究课题向宋健副院长作了汇报,能否约个时间,一起交谈一下。于是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合作研究。
    
    1980年2月,新华通讯社发出电稿,报道了合作研究预测成果。这个研究结果揭示了由当时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的基本特点所决定,人口增长的势能比较强,即使实行比较严格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全国人口还要再增长较长一段时间;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号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年增加的绝对人口数量相当可观,增加了人口问题严重性和控制人口增长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1980年,中国人口政策走到历史的关键时刻。这一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连续召开了5次人口座谈会,经过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反复讨论,最后一次座谈会定下了“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大计。
    
“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三大原因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当时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