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洁非撰写的文学史著作《典型文案》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名案例研究著作,作者选择了胡风“分子”的境遇、“神童”刘绍棠之起伏等典型事件,以及以郭沫若、茅盾、路翎、舒芜等典型人物为案例,生动阐释了当代文学错综复杂的关系。昨天,李洁非接受采访时说,他写作该书最终想搞明白的是当时历史真相如何,而不是对个人进行褒贬。
缘起
所得知识很多靠不住
在《典型文案》中,学者李洁非分析当代文学史中的典型人物、交织着错综关系的文学史案例,品味其中的诸多细节。《典型文案》是此前出版的《典型文坛》姊妹篇。对于典型系列的写作,李洁非说,他崇尚一个追求:人生在世,要尽力取得确实、可靠的知识。“但是怎样实现?有三条:多读、多辨、多思。尤其是多读。读书越多,越能辨真假。读书少,很难验真假,有时你以为自己有所知,其实却是片面、靠不住乃至错误的知识。”李洁非坦言,过去他搞文学评论,对文学史没有专门研究,但直觉上感觉,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书本所得,当代文学史有许多靠不住的知识。但具体究竟如何,因为不曾研究,没有发言权。这成了一桩心病,实在放不下,他终于决定自己动手,“搜读、稽核所能见到的文献,将桩桩件件用自己眼睛看过,从中确定至少在我看来踏踏实实的知识。《典型文案》的目的不是构造一部文学史,而是试图确定有关当代文学史的一些‘知识’。”
&nb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