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引进的西方早期汉学“罗氏专藏”究竟隐藏了多少历史的往事?(相关报道见本报11月7日、8日、27日文娱新闻版)文史专家们经过初步整理,已经从这堆欧洲出版史料中探得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其中的20余件西文珍本和历史版画昨起在上图目录大厅展出,填补上海藏书空白的“摇篮本”首次与读者见面。
中国戏剧掀起热潮
18世纪欧洲曾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戏剧文学也在这股热潮中飘洋过海传播到了欧洲。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第一部传入欧洲并引起巨大反响的中国戏剧作品。四部“罗氏藏书”印证了中国经典元杂剧在欧洲大陆的流行。1731年,《赵氏孤儿》首先由耶稣会士马若瑟译成法文。随后在1735年,他的译稿被另一位耶稣会士杜赫德全部收进了由其主编的四大卷《中华帝国全志》的第三卷(“罗氏藏书”编号394),这是《赵氏孤儿》完整译稿在欧洲的首次出版刊行。法文译本没有照译元杂剧《赵氏孤儿》,仅保留了原剧的故事框架、剧情脉络及惩恶扬善的基本精神,变成以对白为主。
据考证,《赵氏孤儿》应该至少有3个英译本,其中一个出自18世纪英国著名学者帕西之笔。帕西在其著作《中国诗文杂著》(“罗氏藏书”编号525)中的第三部分收录了自己的《赵氏孤儿》英译稿,由于他只是转译法译本,所以马若瑟译本中的一些错误也被留下了。法国大文豪伏尔泰读到《赵氏孤儿》后,也对此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闭关数月创作完成了五幕悲剧《中国孤儿》(“罗氏藏书”编号477),将原剧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同时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理念以西方人较易接受的方式传入了欧洲。该剧1755年8月20日在巴黎首演,反响热烈。此外,19世纪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也曾翻译过这部著名的剧作,亦名《中国孤儿》(“罗氏藏书”编号898)。
孔子思想欧洲传播
16世纪到18世纪间,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最具影响的当属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等编译的《中国贤哲孔子》一书(“罗氏藏书”编号182)。经研究,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该书载有一张孔子的全身像,是孔子画像在欧洲的首次刊印。画像中孔子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装,手执笏牌,背景综合了中国孔庙与西方图书馆,身后两侧是排满中国经典著作的书架。这幅孔子肖像在儒学西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向欧洲展示了儒学的基本文献,又表现了儒学的学统。该书首次详细地向欧洲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不仅有对孔子一生活动的介绍,更重要的是介绍了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孔子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希生老爷” 商人制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