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刘邦其实早有杀韩信之心

时间:2011-03-01 10:08:10  来源:不详
刘邦伪游云梦,抓了韩信之后,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城中自己眼皮子底下。汉高祖十年,陈豨叛乱,刘邦亲征,吕后当权,有人控告韩信谋反,杀掉了韩信。司马迁是这样记述的: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这段话表面看来逻辑清晰无懈可击,实际上有严重问题。
    首先,韩信这人比较傲气,不屑与灌婴、周勃等人为伍,而陈豨名不见经传,韩信联合谁不行,非要联合陈豨呢?要知道,当时彭越、黥布、刘贾、韩王信,甚至曹参、张耳,谁不比陈豨强啊?有的后来还举行了叛乱。要说陈豨执掌的是天下精兵之地,而韩信的特点是能够领导各种军队作战,背水阵就是“驱市人而战之”,根本不一定是带领天下精兵才能取胜,所以联合陈豨叛乱不符合韩信的性格。
    其次,韩信为人愿意用真才实学折服别人,执手密商这不是韩信的为人之道,这是刘邦的笼络人心的手段,当初他笼络韩信就是这么做的。至于天下精兵之论,也是身为皇帝的刘邦的思维方式,甚至什么第一次不信、第二次怀疑、第三次发怒,这也不是韩信的思维方式,而且韩信也不擅长这样分析别人,特别是不擅长这样分析自己的领导人,这是刘邦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将将”的方法。所以,可以判断所谓韩信联合陈豨造反是刘邦回来后编的鬼话,他很擅长这个。
    第三,就算韩信联合陈豨造反是实,他们屏退左右说的话舍人弟怎么会知道?就算舍人弟知道的话,当时为什么不密报刘邦?要知道知而不告在当时是死罪,舍人弟后来密报此事等于自认死罪,难道这人疯了不成?其实,这就是刘邦的性格,他编谎话编得太细了,结果露出了破绽。实际上,韩信当时处于软禁状态,刘邦的耳目密布周边,就像看着一只猛虎一样,陈豨密谋造反断然不敢与韩信联系。
    司马迁似乎知道韩信没有造反,他在对韩信进行评述时是这样说的:“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至此,对韩信的强项弱项已经进行的了全面分析,司马迁已经收笔,不料下面又冒出一句话:“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句法语气都不一样,笔者认为这不是司马迁的话,应该是汉武帝手下儒生的画蛇添足。有一件事可为佐证,在司马迁评述彭越时,也有一句类似的话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