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伍立杨:抄袭与引用
《盲井》导演李杨:生活…
最新热门    
 
伍立杨:读史热和写史热

时间:2011-03-31 11:59:05  来源:不详
之下,瞬间迷糊。

 

    学黄仁宇,藉以取巧,藉以藏拙,用心不可谓不狡狯投机。殊不知黄氏写史,于传统梳理外,更有一种会通式的内功,蔓延评骘,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勒控收束,此类写手智不及此,知识储备更是望尘莫及,于是霸王硬上弓,强为之,结果写出一种“啥也不是”文本。文学乎?历史乎?文字垃圾乎?吾不知矣。

 

    这些理解力、解读力均捉襟见肘的写手,甚至还要玩弄“幽默”,历代不同的军职,诸如车骑将军、都尉、游击、把总、都督、提督……一律被置换为军区司令、参谋总长、前敌司令、纵队司令、陆军部长,一看到军机处军机大臣就想到参联会主席,不知其为政务机构……还有将民国三十四年直书为1934年的,真是时空错乱,不知将伊于胡底。失去了基本依据的分析像断线的风筝,不着边际,这样的印刷品不知是学术普及还是戏说搞笑,令人头痛。

 

    历史千头万绪,在此类写手那里,并无打通的方式,也无疏浚的能力,于是历史在他们面前变得荆棘丛生,但他们就敢在这两眼一抹黑的状况下,大步走出,甚至假模假式给青年指路。其危殆万状,真不言而喻。

 

    若寻常散文随此类写手端起架式,还能像江湖拳师一样哄人。但是历史隧道里的人物与事件经纬万端,没有十年冷板凳的功夫,没有渊然融合的会心,不痛不痒地发抒感慨,必然像洪教头遇到林冲一样,甫一交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