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余光中反对拆分经典:我…
要么不读要么全文读 余…
网民微博接龙余光中“乡…
余光中:中秋
余光中:手机写作将影响…
余光中在三峡大学讲学 …
余光中:屈原等“看不开…
表现主义重要代表油画家…
最新热门    
 
余光中40年后再续“乡愁” 与“粉丝”激情碰撞

时间:2011-04-26 14:20:45  来源:不详
乡。通过多次回泉交流,余光中不仅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也真切地感受到两岸同胞渴望和平[注: 和平通常指战争之间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的深情,此次在《乡愁》原诗之后新增了一段,恰好表达了他对海峡两岸交流的美好祝愿。

中文是文学生命的“胎记”

“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这个半径是什么,半径就是中文。”余光中在诗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最希望自己能把这个半径拉得更长一点,这样圆就可以画得更大一些。

余光中坦承,自己的文学生命能保持常青[注: 常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导,系主任。-changqing],得益于对中文的热爱。他说,中文是中华数千年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学是自己文学生命最重要的源头,“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是另一个重要源头,这两个源头犹如胎记,深深地烙在自己的文学生命中,有了这两个源头,自己的文学创作[注:   在这插入文字  在这插入文字-wenxuechuangzuo]就像拥有长江黄河般源源不绝的“养料”,永远不会“江郎才尽”。尽管余光中通晓西洋文学,翻译功力深厚,出版过10多部译著,但他认为西洋文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只是“一条支流”。余光中对中文的热爱,不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让他坚定了人生方向,不管面对任何处境,都能平静地朝前走。为此,他也鼓励青年创作者要能“静下心来”,从传统文学中吸取“养分”,在文学的道路上找到“安身立命”的坐标。

梁实秋[注: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先生生前曾盛赞余光中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光中说,诗与文各有用处,抒情时宜用诗,记事时多用文,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或作家,不仅要熟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能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创作。(本报记者 陈智勇)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