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
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
数字考古国际会议首次在…
《文史知识》杂志社主办…
数字考古国际会议在北京…
“当代中国的节日与文化…
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钟秉林:高校学术与行政…
高校:期待行政与学术分…
最新热门    
 
学术会议“有研无讨”三怪状 会议泛滥成鸡肋

时间:2011-05-13 11:02:30  来源:不详
    好几次,闵应骅在分组讨论时提问,却发现一旦将PPT上的内容展开,演讲者常常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事后才明白,原来论文作者或指导老师常常不来参会,而是请一位师弟或者自己的学生代为宣读论文。

 

    有着与闵应骅类似体验的专家不在少数。

 

    武汉一所重点大学的张教授感慨,官员们一般在开幕式上露一面就走,不参加后面的学术研讨,尽管有些学术研讨内容很精彩。

 

    论资排辈的现象更是根深蒂固。

 

    张教授介绍,一些学术会议的安排上,报告人大多按照是否院士、名牌大学博[注: 学博 拼音: 解释: 1.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xuebo]导等身份排序,而不是报告的重要性、新颖性。有一次,一位学术大腕从资深研究的领域扯到别的话题,远远超过了规定时间,主持人也没有勇气去打断,最后因为拖得时间太长,竟然连讨论的时间都砍掉了,“一伙人直接去了餐厅”。

 

    在闵应骅看来,“领导和知名学者高高坐在主席台上,这本身就和学术会议平等交流的初衷背道而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