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遗落在泗水古道的孔子文化

时间:2011-05-28 11:47:58  来源:不详
而上,过秦梁洪不远就到了桓山。
  有时,苏东坡也会乘船顺流而下,至城东南30里,到吕梁洪会友观水。这吕梁洪更是留下了众多孔子观洪的遗迹和传说。
  《论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川上就是泗水之川,就在吕梁。徐州山体是东北至西南走向,与南北走向的泗水交叉,河床中有巨石突出(石梁),形成“川”。《水经注》也明确指出吕梁就是孔子观洪处。
  白居易[注: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曾官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有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汴水、泗水,一个从西往东,一个从北向南在徐州交汇。汴、泗合流后,顿显波澜壮阔的景象,在徐州由北到南形成秦梁洪、百步洪、吕梁洪三处激流险瀑,其中,吕梁最为凶险壮观。庄子、列子著文说孔子在吕梁观洪,“巨石齿列,波流汹涌,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鱼鳖不能游。”
  有意思的是庄子写了孔子“悟道”的事:孔子正观水,忽见激流中时隐时现漂着一个人,以为有人落水,赶快去救,跑到跟前时却见那人潜水而出,踏水蹈浪如履平地,孔子大惊,以为是鬼,仔细一看是个壮年男子,便问:“蹈水有道乎?”这男子回答:我出生在凌水而安于凌水,就习惯了,我在水上长大而安于水上生活,那是本性,我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了,这就是命中固有本能。孔子深有所悟,表示完全同意。庄子让孔子悟到的道,就是遵循自然本性,随心所欲地生活。
  这当然和孔子的想法大不相同,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按礼行事。礼就是礼制、规矩,是爱人的仁政。
  离观洪处不远的吕梁山间,有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叫“圣人窝”。徐州一带,把山凹处聚居的村子像鸟窝狗窝一样的也叫“窝”。孔子观洪时,曾在这里住过,唐代时就有官方在此建有孔庙。由于战火,现只剩庙后一片古树,被村民称为“孔林”。春天到来,铺天盖地都是灿烂的樱花,据说这里的古樱桃林,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树龄均在200—400年间。
  吕梁孔子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到了明代,吕梁漕运长官[注: 1.上级官员﹔上司。2.众官之长。多指级别较高的官吏。3.唐宋时多指县令。4.官吏的泛称。-zhangguan]张镗,在凤冠山上凿刻了孔子像,出资建了孔子观道厅,还在凤冠山上修建了“川上书院”,成为徐州东部重要的童生考场,一直延续到清末最后一次开科取士。
  徐州人敬仰孔子,或许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从地域文化的源头看,徐州这块地方在春秋时期分属宋国、徐国。徐国留下的唯一国家形象是“仁义治国”,周穆王[注: 周穆王,中国周代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zhoumuwang]时的徐偃王和孔子、季札同时代的徐君,都以仁义治国著称。
  宋国原是殷商遗民之国,孔子和桓魋一样,都是宋国国君的后代,宋国出了个桓魋并不是宋文化的结果,而是春秋乱世武臣当道的后果。
  在桓魋欲杀孔子150年前,宋襄公[注: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公元前?年—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曾行仁义、会诸侯以尊王室。当楚国[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