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抗战“空军战神”高志航…
最新热门    
 
朱朱:拒绝自我复制的“飘一代”

时间:2011-06-26 19:57:52  来源:不详
同时,他们非常自觉地追求艺术的进展,而且在此过程中,思考了“写实主义”。因为这些艺术家都有着学院背景,那里是“写实主义”的摇篮。此外,对以前的当代艺术也进行了思考,在图解性表达、二元对抗建立起来的表达模式中,我都能看出他们确实在不停地思考,这也是他们吸引我的地方。

商报:“70后”艺术家对于作品中体现个人印记的“符号”可能更为熟悉和敏感,例如本[注: 词语释义 官名。藏语音译。亦作“如琫”。 官称由来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定制,位于代本之下,员十二人,五品,每人统兵二百五十名。]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仇晓飞和王光乐,一直以来他们的画面会有一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元素,您如何看待作品中的“符号化”?

朱朱:我认为,参展的六位艺术家都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质,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这有别于前一代艺术家自我复制的循环与不断生产的过程。例如仇晓飞和王光乐,仇晓飞从最初作品中临摹家庭相册,到去年“登楼已去梯”个展中作品中很多非理性成分的出现以及抽象物与具象物的结合,仇晓飞在不断变化。同时,他也在涉足绘画装置领域,随着他对自我、历史、现实的不断思考和深化,他也在寻求改变。

王光乐的创作主要是三个系列“水磨石”、“寿漆”以及“无题”,他在这三个系列中交替创作,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这也是变化。目前,他创作的“水磨石”系列作品与以前的创作有区别,观众可能认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但实际上这种变化很大。

此外,其他几位参展艺术家,例如屠宏涛,他最初的作品是进行都市欲望的戏剧化表现,这种城市戏剧性表现在国内并不多见。我认为,目前中国艺术家非常缺乏都市性表达,虽然很多艺术家通过物象进行表达,但大多都是“符号化”的。去年,屠宏涛创作了一批作品都是以静物进行呈现,如一张床、一堆书等,与以前的作品相比跨度很大。从积极的方面讲,这是他寻求变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这种变化脚步过快。使他遗失了一些有待深化的问题。但是,在整体上,他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是动态的,而不是在复制自我。

商报:您与李青的合作比较紧密,近几年为他策划过几次个展,您认为李青作品中的变化是怎样的?

朱朱:在本次参展的六位艺术家中,李青是惟一的“80后”。他的起点非常好,年轻的时候便找到了一种很有张力的表达方式,在“大家来找茬”和“互毁而同一的像”两个系列作品中,我认为这两个系列像开放性的盒子,可以任意在里面加入需要表达的现实和个人经验。特别是在“互毁而同一的像”中,他通过两张画[注: 张画 张画(19701—)江苏高邮人。擅长中国画。1994年在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学习;1994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大专班学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