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7月5日电(记者 谭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8年的修订,《新华字典》第11版正式出版并于昨日在全球同步发行。今天下午,《新华字典》第11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教育部[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共有19个司局组成,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新闻出版总署[注: z1.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别称。-zongshu]副署长邬书林等出席座谈会,并对新版字典给予充分肯定。
《新华字典》第11版根据时代的变化、读者的需求和字典本身的学术规范等原则,对全书的内容和体例进行了审慎而系统的修订,凸显了《新华字典》与时俱进的权威品质。本次修订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1.增补字音。比如“拜”,增加了新的读音bái,如“拜拜”。2.增补新义。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注: 释义 shìyì (1) ∶解释词语或文章的意义 (2) ∶指佛教教义 释义: 【 shì yì 】 1. paraphrase 其它相关解释: paraphrasis definition inte]“展示”,如“晒工资”。3.增删词语。增加了部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词语,比如“民生”,同时,删去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比如“合作社”等。4.增补人名、地名、姓氏用字。新增字800多个。比如,姓氏方面,新增了字头,“佀”,第二义项注释为“姓”。5.更新附录。对第10版的一些内容作了更新。6.改动体例。比如,用于例证间隔的小圆点“.”改用竖线“|”,用于例证结尾的小圆点“.”改用句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