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溽暑话扇:扇乃“户”中之“羽”

时间:2011-08-02 22:40:21  来源:不详
扑面而来,谁也摆脱不了这个宇宙运行的铁的法则。

  其实,“秋扇见捐”这句与扇有关、更涉及女性命运的成语,也包含着盛衰兴灭,非人力所能逆转的道理在内。典出汉代女诗人班婕妤[注: 班婕妤(约公元前48-2年)汉代女作家。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 《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急歌行》 ,亦称《团扇歌》。]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扇为喻的这番弃妇之怨,写得很感伤,很悲惋,也很动情。因时令变化,寒暑位移,扇子到了秋凉,而成无用之物,这还是小而言之变迁。若从宏观角度来看,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科学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的发展,舒适、轻巧、方便、快捷、多功能、高效率的新颖事物代替陈旧、笨重、低效、粗糙的古老事物,也是必然趋势。

  由杜牧这首诗歌和秋扇见捐这句成语可以看出,中国人之使用扇子,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把扇子看做一门艺术,同样源远流长。秦、汉以降,最早在帝王仪仗队里,大张声威的障扇、雉尾扇,逐步演变为公众持有的纨扇、团扇、宫扇、羽毛扇、芭蕉扇、檀香扇、折叠扇。帝王之扇一旦平民化之后,其广泛使用之影响所及,就更为发达了。明、清以来的扇面画,如明之唐寅、金农,清之吴昌硕等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的作品,更是收藏家的珍爱之物,甚至在古典文学名著中,也涌现出不少涉及扇子的篇章和情节。

  最出名的,莫如《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晴雯撕扇千金一笑》了,通过撕扇,淋漓尽致地写出晴雯的任性,而命薄如纸,秋扇见捐,则是更深层次的象征笔法。至于《西游记》里的铁扇公主[注: 公主本是中国古代对于皇女的称号。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她们的封地常称作汤沐邑。后来朝鲜君主嫡女和越南君主女儿的称号也称公主。],竟然以扇为武器,弄得唐僧、孙悟空师徒难以招架,好不狼狈。而《三国演义[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中的诸葛亮[注: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那“羽扇纶巾”的形象造型,与《济公传》那癫和尚手中的破蒲扇,成为鲜明的招牌标志,过目不忘。《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回,白胜挑着酒担出场,所唱的“赤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那首极具阶级意识的诗,不但选进语文课本,还作为写扇的绝唱呢!

  也许出于怀旧的情愫,我终于还是向这推车小贩买了一把,但他却坚决不肯收钱。他说,明年夏天,我还不知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