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冯登参加过多次师兄师姐的博士论文答辩,对一些“核心内容不多,很多文字没有意义,堆砌制作的论文”深为反感,“很多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头重脚轻’,前面引用了很多国内外文献,可后面自己所做的工作却不多。”
“论文的厚度并不能决定其质量。”中山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导师明确表示,纯属为了达到要求而凑字数,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大量引用参考文献,论文离自己的中心论题反而会越来越远。
高伯龙院士翻阅一些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的名著,更是惊讶地发现:文章一般不长,参考文献很少,比如爱因斯坦[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在相对论中提出质能关系式的德文文章共3页,1篇参考文献;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注: 螺旋正文 在圆柱体的侧表面上刻出螺旋形沟槽的机械。也可把螺旋看成是斜面绕在圆柱体上而构成,因此,螺旋应用了斜面原理。螺旋的特点是能把转动变成平动或者相反。]结构的英文文章约1页,“这两篇文章,被公认为是划时代的著作。”
“全国高等学校都要向国际一流进军。是否应该向他们学习呢?我们的博士学位论文能否压缩到50页左右呢?”高伯龙提出疑问。
别敦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