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全国社科规划办负责人谈…
中韩成功联合举办“第三…
富豪自制古董被估值24亿…
“垃圾刊物热潮”是高校…
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
“留学人员与辛亥革命”…
纪念杨公骥先生诞辰九十…
“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
首届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
纪念杨公骥先生诞辰九十…
最新热门    
 
“学术自由”竟沦为指鹿为马

时间:2011-9-12 10:19:26  来源:不详

在文物鉴定和收藏领域,鉴定者尤其是有学术名位的“大家”一锤定音的估价,可以使一件东西的价值有天壤之别。往往,一件普通的物品,在一定的“境遇”和“过程”中被包装、被关照、被阐释,被指鹿为马,便身价猛涨,产生击鼓传花似的“增值”效应。当今文化与市场的悖论,使得身处怪圈中的人们,都会不由自主面对难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据媒体报道,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文物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作出“价值24亿元”的天价评估。两个银行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违规为他提供资金4亿多,导致银行最终损失超过5.4亿……记者为彻查此事,努力了3个月,翻阅了350多本卷宗,在采访当时的鉴定专家时,专家们承认,评估时大家连装“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圈,“过程不太合规矩”。但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骗局被揭穿后,竟有当事专家轻佻地以“学术自由”为自己辩解,意思是他尽可以随便说说个人看法。

“学术自由”的本质是什么

学术,包括历史研究和文物鉴定,其本质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其“发掘”的价值,无论有形的经济价值,还是无形的文化、伦理、社会和政治价值,都依凭于“史实”和“真迹”。因此,专家要做的,或者说运用所谓“学术自由”,就是通过质疑、证伪的批判性检视,鉴别真伪,确证“真实”。而本案的专家“走一圈、看几眼”就认定其“真”,哪里合乎鉴定的方法和常规?就是外行,面对号称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也会不由自主地仔细打量、检视,熟门熟路的专家为啥连这点脑子都没有了呢?在这里却要讲“学术自由”,怎不让人脸红?!

看来,对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同时又]包括文物鉴定本身,我们也需要严肃地作一番“研究”:这一事件,绝不仅仅是专家的鉴定结果出了问题,而是整个鉴定过程成了一个作假的过程,在奸商挖空心思或曰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心照不宣设的局中,几个专家有意无意做了骗局的共谋。相关报道披露说,国家级专家所以草率了事,主要是因为被鉴定费迷住了双眼。当今文物鉴定都是收取报酬的,而那次“金缕玉衣”的鉴定报酬为当时的“最高价”,结果专家们也落入“江湖规则”:报酬给得越高,越不可能“证伪”。在他们所犯的令自己身败名裂的极低级错误中,是不是还埋藏有更深层的某些普遍机理呢?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