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注: 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代表作有:《新人生观》,《逝者如斯集》,《新民族观》 ,《文化教育与青年》等。]的女儿,美籍近代[注: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jindai]史学者罗久芳将其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编著的三本有关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的画传(关于孙中山[注: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866年11月12日出生。]、黄花岗和民国开国人物)合成一本《辛亥革命人物画传》,并作了一些必要的校订,最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1950年以后,罗家伦全力投入近代史研究和史料编纂的工作,包括对当时仍健在的辛亥革命参与者和见证者作采访记录,并收集各种形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加以修补和绘制,以备保存。在当今看似平常的档案处理方法,在那时却是别有创意的。他在一册画传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们同样感觉到这种困难,同时我们又感觉到保存历史的工具,并不专靠文字,其他如图画、照片、地图、墨迹、文件、实物等等,也是同样可靠的纪录。若是把他们整理排列起来,正可以表现出生动的历史。”他还说,“这是我们后死者的责任。”
如今又过去了60余年,罗家伦的努力在今天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