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藏王墓探寻吐蕃王朝的密码: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

时间:2011-11-30 13:47:47  来源:不详

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的藏王墓是迄今唯一可证实的一处吐蕃王陵,共有大约20座墓葬。这些陵墓埋葬了吐蕃王朝时期的赞普和一些重要人物,是研究吐蕃王朝时期墓葬制度和文化的重要遗迹。吐蕃王朝从7世纪初松赞干布[注: 松赞干布(617?—650),西藏穷哇达则(今西藏山南地区琼结)人。《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亦作“弃宗弄赞”或“弃苏农赞”。]时代到9世纪中叶末代赞普达磨被刺王朝崩溃,一共延续了200多年,是雄踞于青藏高原的奴隶制王朝。 

  王陵位于拉萨的东南方向,处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县城及琼结河的南部,靠近雅隆河的上游。雅隆河谷原来是吐蕃雅隆部落即松赞干布所在部落的发源地,在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以后,吐蕃王朝仍然十分重视对山南地区的经营,将此地作为王朝之本,出于同样原因将藏王的陵墓建在了富有根基意味的琼结。
  王陵分为东、西两个陵区,两区相距约800米。其中西陵区位于穆日山的北侧,所以又称穆日陵区。穆日陵区陵墓数量多,封土规模也大得多,共发现13座陵墓,其中有几座规模庞大,从琼结河边向穆日山腰呈“一”字排列,另外规模较小的几座则比较集中地建在这一列陵墓的前方。东陵区即顿卡达陵区,共发现7座陵墓,排列没有明显规律,封土形制也不尽相同。藏王墓的封土形制分为方形平顶和梯形平顶两种,以方形居多,封土大多用土、木、石等材料夯筑而成。
  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陵墓的封土由于受到风雨的侵蚀,在四壁形成了一条条垂直的冲沟;而一些规模较小的陵墓,由于长期受山洪的冲刷和琼结河床的不断抬高掩埋,地表已经没有明显的标志和痕迹了。如今,人们在航拍图片上尚能看到一些大体为方形的色块,推测为这些“消失”的墓葬的位置所在。
  藏王墓多数曾遭盗掘。当地有传说认为,这些藏王墓是在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奴隶起义[注: 简介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的混乱中被盗掘破坏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蒙古军进入西藏后破坏的。历史纷纭,不管造孽者是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早年留在墓顶中心的巨大盗洞。
  1号陵墓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陵墓。封土平面接近方形,顶小底大呈覆斗形,现存高度为18米,墓顶长95米,宽67米,墓底长130米,宽124米,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原来在封土的顶上建有一座“松赞拉康”,“拉康”在藏语里是神殿的意思,“松赞拉康”即为松赞干布所造的祠堂。祠堂供奉有松赞干布和他的两位妻子——从唐朝迎娶的文成公主[注: 文成公主(约623年—680年),吐蕃名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日的尼泊尔)。本是中国唐朝皇室远枝,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和从尼泊尔迎娶的赤尊公主的塑像,另外还有大臣禄东赞和藏文的创始者吞弥·桑布扎等人的塑像。可惜这座拉康在“文革”中曾被拆除,现在已经重新修葺、复原,但是面积比先前有所减小。
  早在18世纪,就有一些外国人考察过藏王陵。1848年,著名的藏学家、意大利学者杜齐考察了王陵,并发表了论文《藏王陵考》。此后英国人黎吉生也实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