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藏王墓探寻吐蕃王朝的密码: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

时间:2011-11-30 13:47:47  来源:不详
地考察了吐蕃王陵,对王陵的分布和墓主身份做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
  中国学者对王陵的考察与研究始于新中国[注: 【1】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英语: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PRC) ,]成立后。1959年,西藏文物调查小组成员王毅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和文献记录绘制了陵位图,确定了8座陵墓的墓主。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多次调查了吐蕃王陵,注意到了东陵区的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认为墓地本身分为不同的陵区,各陵区体现了等级上的差别,他还结合藏文献对陵墓的主人作了重新考订。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于1993年和2000年两次对藏王墓进行勘测,并将勘测结果与早期制作的航片对勘,绘制出了比较准确的陵区分布图,重新确定了陵墓的数目及各陵之间的方位关系。
  目前,考古学家对藏王墓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墓地的分区与数量、墓主的身份确定以及残留在陵区的赤德松赞碑和6号陵前的石狮上。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者们的研究不断获得新进展。
  在穆日山陵区现存有两座石碑,一座为赤德松赞墓碑,纹饰碑文较为清晰,另一座为赤松德赞记功碑,已漫漶不清。
  赤德松赞墓碑经发掘清理之后,通高有7.18米,形制风格仿唐式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帽底部四角上雕刻有四尊飞天,左、右两侧浮雕出日、月的纹样,日环为双层圆形图案,周边雕刻有十六角光芒形象,月亮为圆圈内加弧线,象征着月亮的圆缺。碑身上方正面左、右两侧刻有一太阳和一月亮,下方即为古藏文碑文;碑身的左、右两侧各有两条龙,上面一条为云中升龙,下面一条呈“S”形屈盘;碑身的底部还雕刻有四条相互盘绕在一起的蛇和莲花座,碑座为石龟碑座。
  从这通石碑上的纹饰图案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西藏地区的交融。飞天和莲花纹是常见的南亚佛教文化的艺术题材,日月图案从原始时期就已流行于西藏的宗教艺术中,而龙、蛇在汉地古代艺术中是渊源相当久远的题材,龟趺碑座更是隋唐时期内地丧葬文化中体现严格等级的标志物。
  在6号陵前,现存有一对石狮,西侧的石狮已残倒在地,东侧的石狮较为完好,高1.45米,呈蹲座状。狮子头部昂起,双目圆睁,牙齿外露,整齐的卷鬃披于颈部,前肢稍向前伸,胸部直挺,身躯后蹲,尾部自然卷向左侧,显示出雄狮威武强健、凶猛有力的气势。石狮的体形较为壮硕,四肢稍短,上体挺起,这些特点似乎受了古波斯艺术的影响,与内地和印度的石狮风格迥异。
  青藏高原上的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闭的。考古学家们经常通过研究墓葬形制和陶器形制探寻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形制的远近反映着文化关系的亲疏。西藏西部的石丘墓与新疆的石丘墓非常相近,而颇具特色的圜底高领长柄罐在印度和尼泊尔也有出土,东部的石棺葬与川西发现的石棺葬在文化上有很大的相近之处,中部拉萨和中南部林芝地区的圜底陶器从新石器时代[注: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到吐蕃时代都有出土。另外,方形封土是汉、唐王陵常使用的封土形制,在陵墓前立石兽、石柱、石碑到唐代已是一种制度化的做法,是区分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但是在这片本土文化盛行的地区,在藏王墓中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石兽的现象,无疑可以反映出吐蕃王朝与唐朝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