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探孔孟之道的源头 终极…
探孔孟之道的源头 终极…
孔孟思想探源:尧舜行为…
世行专家团山东鉴别孔孟…
略论孔孟的管理道德思想
由“知天命”析探孔子前…
最新热门    
 
探孔孟之道的源头 终极好人尧舜立下行为准则(3)

时间:2011-12-11 21:38:11  来源:不详

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

春秋战国[注: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时期,流行以力服人的“霸道”,尧舜时期以德服人的“王道”被诸侯们忘得一干二净。孟子认为,用“霸道”只能使人力屈而服,但并非心服,用“王道”才能使人“中心悦而诚服”;用“霸道”只能强盛一时,用“王道”才能长治久安。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又说:“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指出,推行仁政必须从发掘和培养人的善性开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性之善包括“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外发出来,便是仁义礼智,把它扩展到社会上,就是仁政。因而“性本善”就是仁政的基础,实行仁政离不开善。尧舜一辈子好善言行善,推行善政善教,为后人作出了表率。孟子说:“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又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几乎没什么不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可见舜对善言善行是多么热衷。

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把尧舜之道总结成仁学,有子称“孝弟”为“仁之本”,而孟子认为“孝弟”就是尧舜之道,因为尧舜推行的仁政离不开仁义礼智,而仁义礼智本质上就是“孝弟”。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注: 节文 拼音: 解释: 1.谓制定礼仪?o使行之有度。 2.礼节;仪式。 3.减省文字。-jiewen]斯二者是也(仁的实质是侍奉双亲;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懂得这两者并且不放弃;礼的实质是调节、修饰这两者)。”当曹交问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为尧舜时,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舜能使“天下大悦而将归己”,靠的就是他的“大孝”,“舜尽事亲之道而瞽叟底豫(高兴),瞽叟底豫而天下化,瞽叟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在孟子心目中,“孝弟”就是尧舜之道,只要做到“孝弟”,人人皆可为尧舜,一点也不难,难怪他说:“夫道(指尧舜之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孟子认为,在夏、商、周三代,尧舜之道相传不熄,到了春秋几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