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从宰客到摘牌 旅游没文…
孝文化不能回归家长专制…
国外保护传统文化巡礼之…
文化误读,有多少张冠李…
袁济喜:从《乐斋词》品…
梁思成夫妇故居曾是最有…
作家呼吁抵制西方情人节…
充分挖掘民间文化 文化…
长三角茶香文化体验示范…
中日文化名家对话 关注…
最新热门    
 
文化消费:别把农村遗忘

时间:2012-2-10 11:40:13  来源:不详
当前农村文化消费误区之一,就是在文化产品创作上适合农民观赏阅读、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产品少之又少。一些创作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创作的精神文化产品脱离实际,结果被农民朋友拒之门外;而很多文化产品昂贵的消费价格与农民消费水平相差甚远,给农民的文化消费设置了高高的经济门槛。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就曾指责部分向农村传播的书籍内容低俗或者没有适销对路,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如何为农民提供“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已成为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的当务之急。

3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怎样平衡?

“小时候,每年农闲时,村民自发组织一个秦腔[注: 秦腔是流行于中国西北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戏班子自导自演;后来农民分产到户后,戏班解散了,村民又自发组建了一支社火队,整个春节期间都很热闹;如今社火队早已散伙,农民惟一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看电视。”从小在陕西农村长大的郭小平表示,现在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缺乏。

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不全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缺少文化消费有效载体也是主要原因。

据了解,文化站作为政府公益性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在近几年不断削弱。许多农村由于经费紧张,精简机构,文化站已不复存在;依然保留的,也是名存实亡,有的则成了网吧、游戏室、美容店等经营企业。

文化消费离不开文化活动,而文化活动的前提是必须有活动的场所。目前农村最缺的就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村两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面、快速地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是让农民文化活动能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的必要途径。

目前农村,每逢“红白喜事”,农民都会花钱请来乡村的小型文艺团体,或烘托喜悦,或深化哀思。这已经成了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消费现象。这种农民自发组织的小型文艺团体深受农民喜爱。

“与城市不同,农民的文化消费重点在于传统的民间文化用品。指望他们花钱去看芭蕾、听歌剧、听交响乐等是不现实的。必须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启动农村文化活动。”皇甫晓涛认为,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在推进公益性文化场所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扶持农民自发成立的文化企业或文化服务团体,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把农民建设农村文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建议,可依据农村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