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12中国版权服务年会举…
日本小说家宫城谷昌光书…
雷锋精神为何历久弥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探讨传统…
“中国最美的书”双双斩…
中华读书报专访成中英:…
《服饰中华——中华服饰…
北京抢救濒危老字号 推…
傅佩荣谈中国孝文化:爱…
傅佩荣谈中国孝文化:爱…
最新热门    
 
中国古村落消失近半 农耕文化遗产守得住吗?

时间:2012-2-23 9:31:23  来源:不详

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业内专家乐观估计申遗成功把握很大。

中国目前有42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注: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如果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其意义不仅仅限于我国又增一处世界遗产[注: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更重要在于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2010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万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不容忽视的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农耕文化正遭遇着“旧村改造”的浩劫。那么,哈尼梯田申遗能否带动对农耕文化的保护?笔者不敢看好。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调研说,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截至去年6月只剩下不到3000个,中国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齐鲁大地上竟然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原真的古村落。去年9月6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冯骥才大声疾呼“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到了紧急关头。”到会的温家宝总理批评说,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

短短几年间,代表中国农耕文化的古村落消失近半,令人震惊,冯骥才把这种现象比喻成“文化悲剧”,发人深省。那些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元素的古村落,有着数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见证着中国农业文化、古代建筑和民俗、民风的演变与发展历史,但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中顷刻崩溃于推土机下,这就相当可惜。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30万个村庄,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庄仅存不足三千,只占0.13%,它们弥足珍贵,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或许过不了几年,我们只能在电影或电视上去回味古村落曾经的历史与文明了。(尹卫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