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专家论道龙文化 称龙与…
中国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湖北大洪山现唐代古寺基…
【文化传承人】连丽如:…
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与人本管理(1)
儒家文化与人本管理(2)
中国古村落消失近半 农…
专家研讨民族节庆文化 …
最新热门    
 
文化发展的“变”与“常”——儒法“述”、“作”之义的现代启示

时间:2012-2-24 10:39:26  来源:不详

 

 

 

儒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建立和谐世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版今日刊发曲阜师范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的学者文章,进一步关注儒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推动儒学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在自己的发展之路上都会遇到继承与创新即“常”与“变”的纠结。在文化转型的今天,汲取历史上孔子“述”、“作”之义的智慧,借鉴儒法创制的经验,对建设中华新文化,无疑具有明显的启迪作用。

 

    孔子之时,礼乐崩坏,旧制不行。他坚信“斯文未丧”,矢志要“复周”。然旧制已不行,孔子虽有“从周”之志,也不得不从“礼坏乐崩”的现实出发去思考新文化的创制。于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孔子面前,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孔子之所以孔子者,就在于孔子于自觉不自觉中担当了“述而有作”创建新文化的历史使命。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