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
最新热门    
 
林毅夫谈中国文化复兴 儒家与市场经济不矛盾

时间:2012-2-28 11:52:39  来源:不详

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快速发展,是不是就代表中国文化的复兴呢?或是说,即使能够维持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变成现代化国家,我们的文化是否必须改头换面呢?

文化复兴跟两个概念相关。一个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因为谈文化复兴,必然是一个文化原来是先进的,后来变成落后了,希望再变成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复兴可言。另一个是绵延不断的文化:只有这个文化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绵延不断,才有复兴的概念,如果每次都重新开始,那就无所谓复兴了。

那么,判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它的标准是生产力水平,也就是生产工具。因为从伦理和价值的角度来看,很难说哪个价值和伦理更好。农业社会被认为比原始共产社会先进,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现代西方文化被认为是先进的文化,甚至是强势文化,那它先进在什么地方,强势在什么地方?还是它的生产力水平。因为它的工业化生产比我们的小农经济生产[注: 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是在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之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即为得到产出而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的过程。]力水平高。

何谓文化的绵延不断?我认为绵延不断的是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因为工具和组织都是不断变化的。众所周知,中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中,生产工具和组织层次是不断变化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代代相传一直没有变过。

中国文化能否复兴,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能不能够支撑经济基础[注: 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的不断提升,使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我们的组织,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能不能够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提升而跟它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能否保存而不消失?如果不能保存,那么即使我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了,那也就不再是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从经济基础来看,如果我们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那么依靠后发优势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的快速增长。而且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不低,外国很多著名大公司的骨干科研人员是中国人;更何况,在18世纪之前,我们技术创新的速度还比其他国家快。所以,在赶上发达国家以后,我国的经济应该还能充满活力。

从经济组织来看,一般认为,与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经济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