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传统丧葬文化华丽回归 …
当杜甫成为“微博红人”…
涂鸦聊作只是轻薄无聊 …
传统发绣艺术生存现状严…
老子文化节:一场中华传…
《敦煌遗书库》数据库打…
中国艺术研究院探讨传统…
国外保护传统文化巡礼之…
传统曲艺传承有希望 冀…
国外保护传统文化巡礼之…
最新热门    
 
传统丧葬文化华丽回归 看看他们怎么赚死人钱(1)

时间:2012-4-3 12:57:13  来源:不详

一边是政府与媒体多年来呼唤绿色殡葬、文明[注: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祭扫、移风易俗,一边是各类带有迷信色彩的殡葬“传统”或明或暗地“坚守”甚至泛滥,这样的情形,不仅存在于农村与中小城市,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样的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市同样如此。从医院太平[注: 是马来西亚霹雳州自治市。 位于半岛马来西亚西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20万(1980)。曾为霹雳州首府。铁路与公路要站。]间到正规的殡仪馆,多种“多元化”收费与迷信伴生,“专业人士”推波助澜,快速地推介、不由分说的口吻,逝者家属在忙乱与悲痛中,浑浑噩噩地进行着高消费,殡葬成本居高不下。清明前夕,晨报记者全程记录了一位普通市民在父亲去世后为了“传统”所支付的金钱与情感,这里没有天价墓地与天价骨灰盒的困扰,但很多负担与政府多年来的努力与期望背道而驰。

3月的一个周末,正和同事一起吃饭的方佳(化名)突然看了看表:“9点半了,不行我得回家了。今天是我爸‘五七’,殡葬公司的人说今天当闺女的必须要给老人烧把纸伞。”

同事都说方佳“迷信”,但方佳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便有将结婚和辞世统称为‘红白喜事’的习惯,而结婚仪式需要怎么办,总算自己有个选择,没人说三道四。但怎么轮到‘白事’,就必须要‘死得有规矩、死得有传统’?不管是不是相信,你不能不信、不甘心不信、不舍得不信、没时间不信。”

买寿衣1800元

铺金盖银 脚蹬莲台

今年初,医院已经给因癌症晚期住院三个多月的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估计过不去春节”。患病4年多,父亲也对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言语中透露出“死后千万别给我穿那种花里胡哨的寿衣,我平常穿什么死的时候就穿什么”的意愿。所以医院通知家属“做好准备”的时候,方佳就把父亲平时喜欢穿的西装、衬衫、羊毛衫、皮鞋都放在了病房的壁柜里。

眼见着父亲从日益消瘦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