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浅议中华吟诵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时间:2012-4-27 12:59:59  来源:不详
此,吟诵本身具有随意性、不确定性。

 

    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传统方式,吟诵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叶秀山先生曾指出:“‘诗’这种形式既是概念的,又是音乐的;既有文学性,又有音乐性。在‘诗’中思想与情感、概念与音乐、逻辑的结构与艺术的结构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诗’的语言是艺术与科学、音乐与逻辑、表现与再现可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秘密所在,也是中国古典戏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的环节和实在的基础。”吟诵自上世纪衰落的原因在于人为割裂,而非自然淘汰。相较之下,海外吟诵则较为兴盛,日本、韩国[注: 大韩民国(朝:????/大韓民國),简称韩国、南韩(??),是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端的国家,首都位于首尔。韩国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朝鲜东海(日本海)。]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汉语吟诵传承工作做得较好。国内当下能够掌握传统吟诵方式的人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已年逾古稀,后继乏人,加之吟诵一无音响遗存,二无乐谱可据,吟诵艺术濒临灭绝[注: 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不再存在。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过5亿种生物,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只剩下一点资料碎片,无法勾连,不成系统。因此,如果不对此项快速消亡的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加以抢救和传承,吟诵即将在国内失传。即使年轻人对吟诵感兴趣,渴望学习吟诵,他们也将无从学起。

 

读诗与写诗 吟诵最懂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