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的来…
故宫博物院将举办“5·…
5月18日 通俗小说家张恨…
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5…
拍卖成文物回流重要渠道…
剑桥大学博物馆18件中国…
4月18日 中日签订《天津…
1856年2月29日 “西林教…
镇江发现1800年前东吴古…
最新热门    
 
5·18国际博物馆日 免费博物馆:如何变成大课堂?

时间:2012-5-19 10:11:44  来源:不详
都,]市开辟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育基地,为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2009年该馆推出了“永恒的记忆——看一次抗战展览,观一场抗战电影,唱一支抗战歌曲,写一句抗战寄语”的大课堂活动,旨在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战争与生命、国家与民族、祖国与责任的三者关系。活动启动3年来,接待了北京八中、北京小学等300多所中小学校6万多名学生,2011年,香港圣保禄教会女中、浸会中学等500多名学生,先后分8批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了大课堂活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教育之于未成年人,犹如水分之于鲜花。在理想的状态下,一个博物馆应该有完善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起完备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能够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服务。但从申报的资料看,我们所有的博物馆对于博物馆与未成年人的教育的结合都还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比如大家都片面地认为,一年举办几次未成年人在博物馆找快乐的活动、聘请一些小小解说员就完成了未成年人的教育任务。在展览与展示上并没有真正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基本上未成年人与大众看的东西是一样的,享受的是同样的解说。只有少量的博物馆辟了专门的少儿活动区域,但也主要是一些手工的制作作坊什么的,侧重于参与性,并没有成系统的教育规划。


  国家应该从政策上推进未成年人教育与博物馆的结合


  “指南针计划”是国家文物局一直在推动的、一项旨在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科学发明的系统工程。它的设想是首先让博物馆和考古学家利用现在的考古发现,复原造纸、印刷、陶瓷、青铜器[注: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制作、指南针等发明的生产原理与流程,然后在广大的中小学中进行推广。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以升学率为一切出发点的今天,没有多少学校愿意真的开设这样的课程,每周真的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手工参与这些发明的过程。本来这是一个可以让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体系相结合的好计划,但推广起来却并不现实。
  法国为了加快博物馆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制定过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政策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比如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都不开课,而是鼓励大家都去博物馆,博物馆也就在那一天成了学生专场。位于巴黎东北部的维莱特“科学与工业城”是欧洲最大的科普博物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而是一个集展览、实验与资料调阅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场馆;它为12岁以下的儿童开设了4000平方米的“儿童馆”,儿童馆又分为3—6岁、6—12岁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区域。而专门针对青少年的项目是开设“维莱特班”,整个班级可以搬到“科学城”上课一至两周,科学城平均每年接待250个“维莱特班”,一些欧洲国家[注: 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 政治上的东西欧是按冷战时,受美国控制的是西欧,受苏联控制的是东欧。南欧是按多瑙河和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划分。]的学生也慕名前来这个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分别与北京市的10余所小学、幼儿园达成合作协议,把这些学校的手工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