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智谈妙论·智慧人生访谈⑤:守住宁静,何以可能?

时间:2012-6-16 12:16:25  来源:不详
    他们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于一种人与天地和谐的境界。陶渊明[注: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不喜”是不过分高兴,“不惧”是不紧张不害怕,内心无限平和、无限快乐。

 

    人来到这个世界中,确实要有一定的物质追求,但现实情况是,在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还是不免要被欲望裹挟去追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忘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物质欲望都[注: 三阿、太子庵、固城、都山都是庆都域。固城原为望都!曰望都。]得到满足后人才能快乐,更何况欲望也永远无法全部满足。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会产生,人如果在欲望的瀚海中泅渡,必然会出现心理上的纠结与困境。以此寻找快乐,方向上就反了,快乐的关键恰恰是在现有物质条件和内心情感间寻找一种平衡,不被物质所支配、不被欲望所驱使。

 

    主持人:那么,普通人如何培植心灵的气象,让“心宇更大器”呢?

 

    朱良志:心宇的扩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孟子[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讲“万物皆备于我”,从物质的角度讲,一个人当然不能控有万物。因此,中国哲学强调通过培植人心灵的气象,来突破这种局促和困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