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华教授称文化名城频遭…
沈阳疑现努尔哈赤早期寝…
揭秘水洞沟人早期生活:…
清华曾被称作“赔款大学…
自诩谨慎的诸葛亮其实不…
“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
4月26日詹天佑诞辰 清华…
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研讨会…
阴山深处发现距今4千多…
书寿越千载 古籍入万家…
最新热门    
 
早期清华国学院“更能代表学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时间:2012-6-29 12:06:51  来源:不详

“这简直是令人惊异的事,一个仅存在四年的学术机构,竟然能拥有像梁启超[注: 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王国维[注: 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秋赴日留学。]、陈寅恪、赵元任这些大家。他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激励后学们去保持操守、护持文化和求索真理,成为近代学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话”。在商务印书馆与首都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百年学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系列讲座”首场“跨越与回归——清华国学院之魂”中,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说,不断地听人提到早期清华国学院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神话这类的说法。那么所谓的佳话和神话区别在哪里?刘东认为,神话是不可言说的,而佳话则意味着清华早期国学院那一段梦幻般的经历。

 

    这些梦幻般的文化内容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为什么早期清华国学院的学生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不仅让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免于衰落的命运,反而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顽强上升?而当下的读书人在和平崛起的年代不仅不能够匹配中国国力上升,反而坐视中国文化的直线下滑?

 

    而今,距离那个神话般的年代已经过去了80余载,就连那些同样传为佳话的门人,也已经悉归道山。“然而,从格局与气象来看,当年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是国学院的导师,但同时也是西学名家。”刘东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他们具有一种共同特征,即在其治学的前期,都曾经相当深入地沉迷于西学,后来虽然身为国学院的老师,但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当时的国人当中仍然遥遥领先,而且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偏偏是这样一批人,非要转到传统的国学研究上来,而且正是借助于他们这种转向,才产生了以清华国学院为代表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国学研究。“如此开阔的世界眼光并没有让他们忘祖。他们虽然放眼全球,却可以照样把根扎在故国。”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