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荧屏热播,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也成了抢手货,更有趣的是,一批以“舌尖”为名的图书也借光上市、跟风出版,一时间舌尖遍地,凸显出版界原创力不足的尴尬。
一个题材火了,跟风之书不计其数,这几乎成了出版界的惯例。记者在南京[注: 南京市-南京,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一些书店采访时发现,虽然正牌的“舌尖书”刚刚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但打“舌尖牌”的书已不止一家,包括《舌尖上的世界》《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城市的味道》《舌尖上的大宋[注: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风华》《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名家说名吃》等,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甚至路边摊贩也很快捕捉到了商机。在南京和燕路迈皋桥医院对面,一辆电动三轮上摆满了上百本花花绿绿的书,一看,竟多是“舌尖”类的,摊主还在硬纸板上赫然写着,“《舌尖》系列到货,10元一本附带光盘”。记者问他怎么光卖“舌尖”,摊主认真地回答:现在电视里《舌尖上的中国》那么火,小孩子都要看,书当然好卖,现在养生书都不如“舌尖”好卖了!
“舌尖书”泛滥,折射出出版界跟风出版的乱象。此前,一本《鬼吹灯》带动了《盗墓笔记》、《盗墓日记》等一批盗墓题材图书热销;《达芬奇[注: 达芬奇(意大利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密码》热卖,各种“密码”纷纷登台;《明朝那[注: 朝(Zhū)那(nuó):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宁夏固原东南。]些事儿》更催生了“那些事儿体”,唐、宋、元……几乎各个朝代[注: 【中国】 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朝代讲时: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个皇帝的一代。 朝代 熟记口令 (1)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2) 夏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