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正蓝旗人任进奇的元上都…
中国元上都遗址申遗“法…
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三…
中国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
元上都遗址保留棋盘街布…
为申遗铺路 元上都遗址…
河北重修北宋陪都“北京…
元上都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内蒙古投三千余万元筹建…
内蒙古今年将向联合国递…
最新热门    
 
元上都“申遗”始末:独具特色、举世无双

时间:2012-8-26 18:12:46  来源:不详
从大都逃往上都。1369年8月,明朝大将常遇春、徐达率领的中路大军攻克元上都。上都伴随着元朝失去中原汉地政权而逐渐废弃,蒙古民族退回草原游牧生活,开启了北元时代。
  1396年,明朝在元上都正式设开平卫指挥使司[注: 介绍 官署名。明初定兵制,采用卫所制度。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国为二七都司(都指挥使司),行都司三,留守司一。都司之划分,一般以省为单位。],然后大力经营,加强屯守,并修缮城垣。明成祖以后,明朝防卫内撤,1430年,开平卫移至长城以内的独石口,改为隶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注: 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元上都至此彻底废弃。
  16世纪初期,蒙古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将蒙古各部划分为六个万户,元上都地区属于应绍卜万户的封地,为“云需府”管辖。
  清初,蒙古右翼诸部的察哈尔部在这里驻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元上都遗址得到国家的有效保护和管理。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大方说,元上都申遗成功,使得元上都遗址以世界遗产的身份再展历史文化风采,重获“新生”。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翟禹,主要研究方向是蒙古史、遗产保护。他是申遗文本编制撰写组成员之一。他说,申遗是漫长而艰辛的,从1996年立项到今年成功,历时16年……撰写文本,最紧张时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认为,元上都遗址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尽的“史书”,它在历史文化上的贡献太多太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元上都遗址地处蒙古高原[注: 蒙古高原是东亚内陆高原。东界大兴安岭,西界阿尔泰山脉,北界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阴山山脉,包括蒙古全部,俄罗斯南部和中国北部部分地区。]南端的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与草原结合地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元上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流辐辏之地。在元上都,中原的瓷器在此汇集中转,西方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元上都设有教堂,罗马教皇[注: 罗马教皇,又叫做罗马教宗,是罗马教廷的领袖。-luomajiaohuang]的使者、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元上都觐见过忽必烈,当时的元上都是欧亚大陆东端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元上都是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元朝的建立,开通了欧、亚、非三洲之间的交通,以元上都为中心,元朝与四大汗国之间的频繁往来,带动了欧亚大陆之间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由欧亚大陆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共存的多元文化现象,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中西交流的层次。元朝的驿路最为主要的“帖里干道”与“木怜道”都以元上都为重要起点,向西北方延伸辐射,成为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这种大交流是非常广泛的。元上都是蒙元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从来没有像蒙元时期那样广泛、密切。我国“四大发明”之中的活字印刷术[注: 中国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