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铁锁横江不是传说 宋明两朝开国皇帝忌惮瞿塘关

时间:2012-9-23 16:22:07  来源:不详
宋太祖伐后蜀、明太祖[注: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平大夏国,为何都特意叮嘱意气风发的开国名将们——入川那处不起眼的水上关隘,千万不能硬取? 
  瞿塘关,重庆境内唯一一处水战要塞,凭借长江天堑与铁锁横江的战法,近千年间从来没有被从水上攻破过。
  用铁锁怎么可能锁住一条大江牢不可破?9月18日,记者专程前往瞿塘关所在的奉节县,在当地文史专家的帮助下,翻阅大量鲜见的地方志史料,破译铁锁横江战法的千古之谜——
  蹊跷 
  轮船从后面撞向“老铁柱”,按理应该向前倒入江中,可它偏偏是向后倒,就像一个战士战死时也要仰面向着天空
  “铁锁锁门还差不多,锁江啷个可能嘛。”
  尽管在来诗城博物馆参观时,很多当地年轻人哂笑赵贵林“把话说满了”,但这位年过六旬的馆长仍然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老祖宗传下来的铁锁锁江,那还能有假?”
  他把手一伸,两只手掌对着不远处的瞿塘峡峡口,慢慢合拢,“你看,两边崖壁像不像两扇门,铁链一锁,哪个还打得开?”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淡忘家乡瞿塘关峡口曾经作为水战要塞,在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战争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不知道,铁锁横江已作为最经典的水战防御模式,写进了古代战争的教科书。
  15年前,赵贵林听说江心礁石上的两根“老铁柱”被驶过的轮船撞断,急忙冲到岸边:果然,草堂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巨礁上矗立的宋代锁江铁柱,被撞断了半截。还好,铁柱顺势倒向礁石而未落入滔滔江水,总算保了下来。
  库区蓄水之后,铁锁横江的种种传说与遗存,已沉入江底。如今,见证这段历史的遗存——两根修复后的南宋铁柱,锈迹斑斑,矗立在白帝城景区一隅。来来往往的游客,并不知道关于它们的种种传说。
  “这件事情的确有些蹊跷,听说轮船是从后面撞过来,力度很大,按说,铁柱应该向前倒入江中,可它偏偏是向后倒,就像一个战士战死时也要仰面向着天空。”赵贵林回忆,当地的老人还传言,铁柱一公一母,千百年来成了精,不愿意沉进江底。而且川江里死去的无数勇士和船夫的魂灵,也在关键时候扭了“老铁柱”的脑壳,他们也想把最后一点铁锁关的东西,留给后人。
  惊叹
  封锁江面的铁锁,竟有5010股
  传说色彩浓厚的两根铁柱,其实有准确的年龄,它们建于南宋景定五年,距今已有748年之久。至于铁锁横江战法,早在三国时期[注: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就出现。
  “铁柱全部由生铁铸造,大概相距11米,构成了铁锁横江的连接系统,两岸的铁锁,就是通过铁柱连成了水上城墙。”奉节县地方志办公室龙占明主任,潜心研究地方史数十年。他告诉记者,在长江右岸崖壁上,原有当地人称为“牛鼻孔”的小洞,就是专门开凿出来系牢铁锁的军事设施。
  号称“川东咽喉”的瞿塘关,如何借助这些“牛鼻孔”与铁锁,保持了水路作战数百年不败的纪录?
  龙占明翻阅《夔州府志》时,发现铁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如此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