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莫言拒绝推荐作家作品:…
莫言斯德哥尔摩大学朗读…
评论:美院学子应敢于对…
斯德哥尔摩充满诺奖气息…
山东艺拍首次进京 张大…
于丹或将任启功艺术研究…
赵孟頫书画作品将在纽约…
于丹,学者明星化的迷失
于丹不要觉得委屈 被观…
小说写手被指作品抄袭 …
最新热门    
 
于丹作品入遗憾之书评选 被批堆砌华丽辞藻

时间:2012-12-18 12:13:34  来源:不详

如果说2012年之于莫言是十分幸福的一年,那么,对于丹来讲,就有些纠结或曰步步“走背字”了。先是龙年正月期间在电视上讲诗歌,就被许多人拍了板砖;后又因在北大百年讲堂的一场昆曲[注: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称为“昆剧”。]名角演唱会上,因其上台向艺术家致辞遭哄而不得不尴尬且黯然地离开;好容易熬到了年底,某大网站又弄出一个年度“遗憾之书”评选,候选的30本书中,《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又光荣入榜,且截至目前,得票最高,看来,这个“遗憾之书”的头名,是非她莫属了,您说闹心不闹心!

关于这本书是如何入选的,我查了查理由,大致是说,“《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延续了于丹的一贯风格——在华丽辞藻的盲目堆砌下给读者猛灌‘心灵鸡汤’的同时,大兜圈子却找不到重点。”我没读过该书,所以不好妄下断言。但近几年来,我倒是写过几篇有关于丹的文字,有时是善意的批评,有时是对她的理解。总之,我认为在某一时代的某一节点,在某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总会有些特定的人物出现。WwW.Lsqn.Cn当然,这些人物在高调行走于公众的视野之前,便要做好最终被抛弃被遗忘的心理准备,因为“喜新厌旧”既是人类的“通病”,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领风骚三五天”在信息时代几乎已成了名人们难以逃脱的一种魔咒,奈之若何?这一点,我很同意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的观点,他说,“其实,这个时代,是大众最愿意拿名人开涮的时代。但是,不要以为大众朝云暮雨,是一会儿狂捧、一会儿狠贬的变色龙。大众的选择,往往隐含着大众文化中既定的审美取向和道德标准,尽管这样的取向和标准有时候摇摆不定。当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生产,便也就把文化名人置放在了一个生产的机制里,可以以包装制造任何明星的方式,包装制造出文化英雄捧上云端,也可以将其作为商品在有效期外打折出售,乃至颠覆于脚下。”同时,“文化名人也需要有自知之明,自己即便再学有专长,哪怕是学富五车,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遇水搭桥,见山开路,处处逢凶化吉。”

至于各类年度图书的评选,我倒真的想说上几句。时下,特别是每至年终,各种榜单乱飞,无奇不有,到今年年底,似乎已形成一种风潮,大单小单黑单白单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仔细想想,中国目前每年出版的图书有30多万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即便你啥也不干天天坐在家里头悬梁锥刺骨,所读也不过是九牛之一毛。但每个榜单的制作者仿佛都在强调,他们的“单”是经过专家认真严格评选的。就算专家们都长着十个与常人不一样的脑袋,几十人坐下来开上两天不咸不淡的会,就能弄出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大单来,谁信呢?估计连作榜单的人都不信?那么还耗时费力地整这干啥?吸引眼球耳,起码能领个风骚三五秒!

(周凡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