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者:莫言的诺奖致词直…
莫言故居遭挖墙脚 评:…
皇太极为啥造皇寺庙? …
射雕入选小学阅读书目 …
学者:文化节庆不只服务…
学者:文化节庆不只服务…
韩学者妄称儒家非始于孔…
学者称三气周瑜是杜撰:…
学者称三气周瑜是杜撰:…
学者挑错青歌赛:自强不…
最新热门    
 
学者:多数传统节日没过时 并非仅适用农耕社会

时间:2013-04-09 11:53:52  来源:不详
,家庭伦理开始回归。我国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代,所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待家庭的需求开始成为主流,传统的文化和伦理又开始回归了。 
  理性的社会 需感性调节
  实际上,越是理性的社会,越需要感性的东西,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人们的紧张……
  北京晨报:有不少评论认为,传统的节日内容,诞生和演变往往都具有随机性,感性的色彩很浓,而现代社会更重视理性和逻辑,因此需要重新解读和赋予新内容。对此您怎么认为?
  龚鹏程:确实,中国人过节,很少讲理性、逻辑等等这些东西,但是不是就说,这样就不好呢?未必,就算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理性化和逻辑性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感性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随孔子去看祭礼,孔子问子贡快乐吗?子贡说“一群人乱哄哄,都跟发狂一样,有什么快乐的呢?”孔子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理性的社会还需要感性来调节,这就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实际上,越是理性的社会,越需要感性的东西,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人们的紧张,如果一直生活在严谨、刻板的生活中,人还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北京晨报:也有人认为,传统节日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应该加以改变,您的看法如何?
  龚鹏程:有哪些是不适合的呢?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总体来说,是顺节气,是反映天地运行,阴阳变化的。节日中的各种活动,也大多和气候变化相关,做起来很自然,并不突兀。比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是说,农历三月,冰河解冻、春暖花开,人们在此时洗浴,祛除冬天的气息;再如端午节喝雄黄酒、中秋喝菊花酒、重阳登高等,一来是亲近自然,二来也都有养生的作用,是和人的身体健康有关的。我们传统节日中的大多数活动,都是朝这个方向设计的,亲和自然、将养生命。此外,再有一些神话、传说、典故等去连接它,设计许多游戏活动,让人们放松自我。在今天,如果觉得不过瘾,自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如果觉得可以,按传统习俗过节也行。习俗可以用多种形式,因地因时制宜,自古皆然。唯一的原则,就是梳理和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性弊端 监管加自觉
  这些弊端,不少都和现代社会结构有关,所以,真正要调整的是这些问题,而不是节日内容、节日的习俗。
  北京晨报: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大家对于传统节日顺其自然就好了呢?
  龚鹏程:是的。我们现在就处在传统节日再生的过程中,以前不太过这些节日的。现在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也有相应的行政措施,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或许其中的一些内容曾经被我们淡忘了一段时间,但是只要有声音一倡导,人们回味一下,这些曾被忘记的有意义的传统内容便会回来了。因此不必强求,这是一个自然回归的过程。
  北京晨报:那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呢?
  龚鹏程:我觉得一些社会性的弊端还是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比如说公车私用的问题,扫墓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用公车就不行。再比如,人们烧纸钱、放爆竹等,很多节日都有这样的习俗。但在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人群密集,这些习俗可能就会引起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火灾、伤人、污染等,这些问题过去当然也有,但是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尤其明显,其产生的伤害也必然会更大,我们现在有相关的措施和法规,对这些不良行为和后果进行监管与控制。再如送礼的问题,过去一到正月十五、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一定会出现人多堵车的情况,此外节日送礼拉关系、天价月饼等不良现象被频频曝光。这些弊端,不少都和现代社会结构有关,所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