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广东江门发现字冢 体现…
岭南写真:广东东江客家…
国内首届东江文化学术研…
最新热门    
 
东江窑村抗日自卫战:日军打三百多炮仍不能进村

时间:2015-06-26 16:12:11  来源:不详
□记者张晓东文图
  引子
  六月的东江窑村,烈日晒着黄土地。村头的小学里,书声琅琅。课间操时,戴着红领巾的学生们在树荫底下嬉戏、乘凉。村里的孩子们享受着和平、求知和快乐的时光,对于那场76年前发生在村里的战斗,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我知道,我知道,我爷爷就打过那场仗,杀了好几个鬼子呢!”一名小学生大声喊。“叔叔,我家人也打过鬼子!”另一名同学抢着说。
  “孩子们的话未必是真的,不过东江窑村的抗日自卫战,学生们都知道,那也是我们学校的爱国教育课程之一,每年都会请村里的老人来给孩子们讲那场战斗。”东江窑村小学的徐老师说,学生们多少都知道那段历史,都感到挺自豪的,“所以都喜欢夸耀自己家也有一段抗日历史”。
  在东江窑村村委会门口,立着三块石碑,记录了这里当年抗日的辉煌。三块石碑是1951年当地群众自发立的,中间那块碑额刻着“雄风义气”四个大字,碑文为“东江窑村革命烈士英勇纪念碑”。左右两块石碑的碑额分别为“名震汤东”和“革命光荣”。由于风化,两块石碑上的文字已经很难辨别。“很可惜,这几块纪念碑没有保存好,将来得找找专家,看有办法修复没,实在不行,得加强保护。”东江窑村村支书张玉宾说,这三块石碑记录下的是一段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也是东江窑村的一种精神。
  居高临下打退日军首次进攻
  1939年5月16日,望着仓皇逃离的伪军,村民们一阵欢呼,但很快就传来了日军报复的消息。
  东江窑村人没有慌乱。傅德顺立刻派人挨家挨户通知:凡是青壮年,有枪的带枪,没枪的携带红缨枪、大刀、棍棒,赶紧到村中心集合。WWw.lsQn.Cn
  “当时我看见大人们都忙来忙去,大哥张永安和二哥张永祥都忙着整理枪,也不知道出啥事了。”张永和回忆说,大哥临出门,叮嘱了一句“别乱跑”,然后背着枪和二哥就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参加了战斗”。
  120多名青年集中后,推选傅德顺和傅纯为战斗总指挥。“为啥要推选傅纯呢?因为他靠枪——就是枪法好,他和傅学恕、傅德平是村里枪法最好的。”张玉宾解释说。
  自卫队一方面派傅凌云等人外出求援,一方面安排防守:敌人是从西北方向来的,西边和北边就重点做了安排。同时,村里所有的手榴弹都拿了出来,统一分配使用。战斗前,傅纯再三交代:“子弹有限,要少放空枪,不管哪里有了牺牲者,都要隐蔽不能声张。”
  下午两点多,日军对东江窑村进行合围,随即展开进攻。
  对于这个豫北小村子,日本人并没有放在眼里,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日军骑兵展开冲锋,步兵随后往村里冲。
  “老百姓是很有智慧的,自卫队员们都藏在高平房(指两层以上的房子)上,居高临下,看得很清楚,打得也很准。”张永和说,由于村里枪少,并不能阻止日军的冲锋,鬼子很快就冲到村前,这时,自卫队员们趁着鬼子逼近,手榴弹“嗖嗖嗖”扔出去,猝不及防的鬼子瞬间被轰倒一片,狼狈不堪地撤出了战斗。
  日军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战至天黑鬼子始终未能攻进村
  下午3时许,附近好几个村的村民武装100多人赶来增援。看到援军,自卫队想出村进行反攻,把敌人彻底打退。但就在此时,日军改变了战术,20多门迫击炮同时开火,村里到处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张永和回忆说,他和家人躲在红薯窖里,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鬼子的大炮太厉害。
  敌人的炮火几乎将村里所有的高平房削平。自卫队员们只好从房顶下来,凭着墙壁、房屋向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