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复古入学实则让国学尴尬
我们中国学哪个国家,就…
京剧——“国粹”,还是…
国学的最大用处是“无用…
“易经”乃通往国学之“…
国学大师易经学习历程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学热”兴起的最深刻…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
“国家级”公祭黄帝是宗…
最新热门    
 
“国学热”中说“国学”

时间:2009-9-8 12:41:15  来源:经济观察报

  “国学”本是一种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相对薄弱的“纯学术”,由于种种原因,已被冷落多年。不料近来却突然走红,在“官”与“学”双方都引起了某些兴趣,以至形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国学热”。“国学”而成“热”,殊为不易。有人认为这是媒体热炒的结果,但媒体为何要热炒这与国计民生原本干系不大的“绝学”?而媒体的热炒为何又能得到相当的呼应?可见,除了媒体的“热炒”外,定有某些更为复杂深刻的背景与因素。

  其实,原来本无“国学”一说,只是在近代西学东渐且所向披靡的情境下,才有“国学”的产生,以与西学(新学)相区别乃至相颉颃。 但“国学”原无精确定义,举凡有关中国传统的各种道德文章、经济学术等等都可称为国学。因此,从近代开始到本世纪初,国学倒不乏学术之外的社会政治意义。它曾是“顽固派”抵制新学、反对革新的工具,又曾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鼓吹“反满革命”的有力武器。不过,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遂蜕尽“杂色”,成为涉世无多、仅囿于书斋的“纯学术”,成为学院派知识分子栖身的象牙塔。因此,在那个时代才产生了一批成就斐然的 “国学大师”,其学术成就大都令人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领域也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取代一切旧的学术传统。对“旧知识分子”影响殊深的国学自然首当其冲,对《红楼梦考证》的批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对知识分子进行非常严格的“思想改造”的重要内容。国学因而长期被视为“资产阶级”、“封建阶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被严厉批判,于是再次被赋予一种难以逃脱的政治意义:在这种情境下,如果仍坚持“国学研究”,就意味着拒绝“思想改造”。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国学”又重新复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终于成为今日热度空前的“国学热”。90年代“国学热”对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与80年代“文化热”中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但正是充满激情也因此不无偏激的80年代 “文化热”,将传统文化的许多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摆在人们面前,迫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加冷静、理性、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国学研究”自然而然提上日程。事实上,梁漱溟及“新儒学”的一些代表人物和思想,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不过,如果没有国家权力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国学”最多只能成为“知识界”研究的热点,很难成为今日铺天盖地、席卷全国的热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