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探访楚长城遗址:方城夏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存

时间:2009-12-3 13:14:2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现一个青铜质戈和数十枚铜镞,由此可知此处城垣为春秋时期所筑。此遗址已于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比较重要的还有楚城长城遗址(也称霸王城),其位于大关口楚长城遗址西侧。2003年5月,贺金峰先生在方城县拐河镇石门村霸王城自然村北侧考察时发现,该遗址多为土筑,东西走向,东接对门山西麓小擂鼓台山,西连七峰山东麓大擂鼓台山,残高1~1.5米,宽约4米,全长300米,东擂鼓台山坡顶与西擂鼓台山顶有12米见方的平台基。城垣南侧有一古城遗址,后人传为楚霸王城遗址,村故名霸王城,然查阅史籍,并未发现此地有楚霸王项羽在此筑城及作战的记载。此处与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一同发挥军事防御作用,显然是楚长城“方城”关塞的组成部分,古城当为楚国军队戍守屯兵之所。2009年5月,当地群众曾在古城附近发现过3枚铜镞,为春秋时期遗物。

  走马岭楚长城遗址则位于方城县杨楼乡各口村、园艺村北走马岭上,这也是贺金峰先生于1989年3月2日,到此地考察时发现的,该遗址东西走向,石筑,西起贘水(上游名甘江河)东岸山冈,沿岭脊向东,到园艺村北关山西侧,全长约2000米,城垣虽已被人彻底扒毁,但仍存城垣基槽和碎石,残宽4米,碎石堆于基槽两侧,基槽走向清晰可辨。中间段仍有1米高、4米宽的碎石城垣残迹,西端有方形城垣遗迹,修筑特点与大关口楚长城遗址的修筑特点相同。

  关山楚长城遗址位于走马岭长城遗址北侧,2002年10月贺金峰在这里考察时发现。该遗址西起贘水东岸的龙头山,东向经转山寨折向东南,经关山北侧东向延伸,又经确大山、尖山、东老寨山、风魔顶东向进入舞钢境内,直达石漫滩水库东侧五峰山,全长约150里,方城境内约50里。关山北侧城垣被山水冲开缺口处,断面可见平石层;城垣残高1~3米不等,顶宽1~2米,底宽3~5米,城垣南侧有一大沟,显然为筑城时取土所用;确大山山顶东北侧有十米见方的一个平台基,突出于城垣北侧,显然为马面遗迹。此遗址城垣蜿蜒于峰峦之上,势若长龙飞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此处遗迹与大关口等处长城连成一体,将伏牛山、桐柏山之间的天险隘口构筑成中原诸国自东北部南通楚国的唯一通道,使“方城”关塞从而具备了闻名天下的重要条件。

  七里岗长城遗址位于独树镇境内,黄石山以东,长约15里,此处地势南缓北峻,北临砚河,为一天然屏障。

  小关口长城遗迹,就是我们于2009年11月19日在拐河镇徐沟村境内的小关口考察时发现的,这是一段东西走向,长约500米的土筑长城遗迹。

  楚长城绕不过去楚方城

  现在牵扯到有关楚长城的文字,很少有说楚方城的了。

  但实实在在说,若论及楚长城,楚方城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方城一词,更能概括楚长城的“本性”。

  从楚方城整个城垣的修筑方法上看,基本上是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无论是石砌还是土筑,都选择在外侧较为陡峭的坡地上。这样一来,自然增加了城垣的高程,提高了城墙的防护能力。一般来说,这样的城一定会修在两山夹峙的古大道上,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另外,根据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所载推测,方城是楚国北方边陲的城邑,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关城。“春秋战国时期,典籍上未有楚国在方城一带设县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后,方城一带首次设立阳城县。但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在方城南、北都设立有县,在方城南,申、吕国故地设立申县;在方城北,应、许国故地设立方城外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云:‘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这说明,‘方城’指的就是关城,方城就是楚长城关隘之名,也就是说,方城当时属于军事性城邑。”邢罡先生说。

  现有的遗存及出土,成为邢罡先生观点的佐证。

  方城境内的楚长城遗址,在整个土垣内除发现有红烧土和木炭屑外,尚未发现其他遗物。而1981年2月,黄家 生产队长黄朝远在大关口东侧掘得铜戈一柄,青铜质,援长16厘米,两面有刃,中有脊,内残缺,为春秋末到战国间之器物。社员黄书典曾零星捡得铜镞数十枚,大小不同,多是青铜质铁铤,少数是铜铤。这些与军事有关的东西,都说明了“方城”在楚国的战略地位。

  实际上,方城在历史地望记载上有三处:《左传》载:“(楚)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杜预注:“方城,庸地,上庸县东方城亭。”上庸县,即今湖北竹山县东南,庸地为庸国国都。此次楚使侵庸,系楚灭庸国,与楚争衡中原无涉。《水经注·沔水》谓扬水“北径方城西,方城即南蛮府也”,南蛮府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