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平山郁夫:庄严美与幻想…
日本画家平山郁夫追悼会…
悼念季羡林:大师远去 …
祭拜祖先悼念逝者 我国…
最新热门    
 
悼念平山郁夫先生:敦煌情 半世缘

时间:2009-12-25 10:08:32  来源:人民日报

  敦煌情 半世缘

  ——悼念平山郁夫先生

  12月2日下午,我正在日本画室创作大型油画《钱江潮》时,突然接到电话:平山郁夫先生去世了。我几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几天前还听说先生为坚持完成大画创作,只是偶尔去医院打点滴。日本是平均年龄85岁的高龄社会,先生才79岁啊!

  情缘绵绵五十年

  平山郁夫先生是我家两代画家半个世纪的好友。

  1979年夏天,我作为大学生在敦煌实习。一天,看到父母亲正忙着打扫办公室,说是要接待老朋友、日本画家平山郁夫夫妇,当时我不解,莫高窟还没有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安排平山夫妇住在这里?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与平山先生多年前的相识经历,理解了这一安排的特殊意义。

  1958年,东京举行的“敦煌艺术展”在日本掀起一股“敦煌热”,父亲常书鸿与母亲李承仙在参观东京艺术大学时与平山郁夫相识。那时平山先生在大学的日本画科担任助教,我父母观看了他的作品并向他介绍了中国的敦煌。就是那次敦煌艺术与平山先生的初次邂逅,决定了平山郁夫此后的艺术人生之路。1959年他的《佛教传来》问世,轰动日本画坛,同时也奠定了他在日本美术界的地位。

  一晃20年过去,1979年这次平山先生来华访问,向中国政府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参观敦煌莫高窟。但是敦煌突然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整个县城被冲毁,所以取消了这一访问日程。在平山先生的一再要求下,外事部门同我父母商议后决定,破例在敦煌莫高窟接待平山先生。当时父亲是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所的条件十分艰苦,平山先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水和食物都比较缺乏。可他对此全然不顾,一走进这艺术宝库,便无比兴奋。他后来回忆说,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座宝山,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人如同触电一样原地不动地伫立着。

  在敦煌莫高窟寂静的一周时间里,平山先生仔细地参观了石窟、留下120幅写生作品。从敦煌壁画中平山先生看到了日本文化的源流,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产生了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保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的想法。

  走进别样人生画廊

  首次踏访敦煌,让平山先生进入了一条“非同寻常的人生画廊”。保护敦煌石窟也由此成为先生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倾注精力最多的一项事业。

  回到日本后,平山先生开始为敦煌石窟募集资金。1988年,日本首相竹下登采纳了平山的建议,在访问中国时专程前往敦煌莫高窟,此后日本无偿援助10亿日元,在莫高窟建起了敦煌石窟研究保护陈列中心。1989年,先生以举办个人画展的收入为基础,向敦煌研究院捐款2亿日元,用于敦煌石窟的研究保护工作。敦煌研究院为此成立了“平山郁夫学术基金”,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今天这个基金会仍然在为保护敦煌石窟的研究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敦煌艺术的挚爱使父母与平山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父亲生前曾多次对我说,平山先生是日本画家,如此热爱敦煌艺术,你要向平山先生学习。我在填写大学留学志愿时向父亲询问学习油画是去欧洲还是美国,父亲却说:“你作为画家,如果有出国留学机会,首先要去日本,因为那里有中国汉唐时期的艺术,有些在中国已经失传了,把这些学回来是你的职责。”

  恩师教诲没世不忘

  1984年我到日本留学,在东京艺术大学平山郁夫先生研究室研究日本画。平山先生指定大学资料馆特别许可我临摹高松冢古坟的《青龙》,并说:“这就是当年你父母见过的临摹品,实际壁画已经损毁,这些技法来自于你的祖国。”在研究室创作大型日本画《火的兵马俑》时,平山先生对我说:“敦煌壁画中有许多火焰纹,你可以借鉴。”他亲自为我调配颜色、执笔示范。当他知道我将赴美国临摹被盗走的敦煌壁画时,马上给我一个信封,上写“御饯别”,作为支持我去美国的费用。日本画写生常用水彩和铅笔,但我是油画家,喜欢用色彩华丽丰富的油画棒。向平山先生请教时,他亲切地对我说:“学习日本画只是增加你的绘画手段,你是中国画家,不要拘泥于材料技法,可以利用一切手法发挥你的想象。”

  2002年8月,我陪同母亲拜访平山先生,当先生听到母亲讲述我们在敦煌开凿新石窟、复原唐代刚完成状态的石窟壁画时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件有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