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徐梵澄与鲁迅:由密切到疏远

时间:2009-12-26 12:21:06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徐梵澄与鲁迅:由密切到疏远

  徐梵澄(1909-2000),著名的精神哲学家、印度学专家、宗教学家、翻译家和诗人。原名琥,谱名诗荃,年轻时求学于鲁迅,留德回国后,受鲁迅之嘱翻译尼采著作。1945年底参加中印文化交流,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1978年底回国,就职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有《五十奥义书》、《薄伽梵歌》、《孔学古微》等。《徐梵澄传》(孙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让我们走近徐梵澄先生,体会他毕生追求“超越与会通”的学术意义和人生境界。

  鲁迅为徐梵澄《尼采自传》译稿作校对

  《鲁迅日记》1934年4月14日载:

  晴。上午得烈文信并诗荃原稿六篇,午后复,附诗荃稿一篇。下午诗荃来并持示《泥沙杂拾》一本……

  《泥沙杂拾》共19节短论,笔名用闲斋,分别登在《人世间》第3、4、5、6、18期上。

  《尼采自传》的译者序,徐琥写成于8月1日。他讲到第一个介绍尼采的名字到中国的,是王国维先生。其后鲁迅译过一部分苏鲁支,登在《新潮》杂志上。再后又有郭沫若,译过一本察拉图斯屈纳,即苏鲁支四部之一。外此则很寂寥。徐琥道出译事的苦衷,尼采之文辞滂沛,意态丰饶,往往使追慕者叹息。为了保持原作的风姿,句子每每倒装、冗长或晦涩,凡遇到原文字句过于激昂的地方,直达反伤本意,则稍与曲折,可能有损于原作鲜明的色彩了。

  11月下旬,鲁迅在内山书店会见了郑伯奇和赵家璧,二人请他担任《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编选者。那次谈话,鲁迅向二人介绍了徐琥,说他手头正有一部《尼采自传》的译稿,是否可由良友公司替他出版。二人非常重视,回去商量后,11月28日共同署名给鲁迅复信,要求把译稿寄来。12月12日,鲁迅寄稿并附信。

  赵家璧告之鲁迅,是书决定采用,编入“良友文库”。12月25日鲁迅复信说:

  《尼采自传》,良友公司可以接收,好极。但我看最好是能够给他独立出版,因为此公颇有点尼采气,不喜欢混入任何“丛”中,销路多少,倒在所不问。但如良友公司一定要归入丛书,则我当于见面时与之商洽,不过回信迟早不定。

  《尼采自传》清样出来以后,赵家璧在1935年3月6日寄给鲁迅,并希望鲁迅代转译者自校。9日鲁迅复信说:

  六日信收到。梵澄的来,很不一定,所以那《尼采自传》,至今还搁在我的寓里。我本来可以代校一下,但这几天绝无功夫,须得十五以后才可以有一点余暇。假如在这之前,他终于没有来,那么,当代校一遍送上,只得请印刷所略等一下。但即使他今天就来,我相信也不会比从十五以后校起来更快的。

  可是在3月16日,鲁迅就把二百页清样全部校完,寄还赵家璧。

  是书于5月上旬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从德文迻译的尼采原著,其中凝结了师生二人共同的心血。鲁迅向出版界推荐青年梵澄,并包揽了校对和提供尼采像等辅助性的工作,被友人称之为“耶稣替门徒洗脚”,成为后来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段佳话。同时,“梵澄”这个名字也为学人所知了。

  研究尼采,单有一本《尼采自传》是不够的,还得“乘胜追击”。有一天,鲁迅问徐琥:“你为什么不翻译苏鲁支呢?”徐琥回答:“郭沫若已有译本了。”鲁迅说那不全,要全部译出。徐琥问可在哪里出版呢?鲁迅说可介绍给郑振铎出版。《苏鲁支语录》是尼采的代表作,另译是《察拉斯屈拉图如是说》,鲁迅说“苏鲁支”是唐时的译名。

  翻译《苏鲁支语录》,这事儿不在话下。徐琥从由德国带回的一套《尼采全集》中抽出来译便是。然而如他自己后来所说的:“……在翻译这部书时——一般当然是翻译比创作更难——我也曾着实费了一番心力。”年轻人工作拼命,大有“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概。每天从早到晚,徐琥坐在窗下,用毛笔佳纸写正楷小字,慢慢一字一字译出,很少涂改,不再誊抄。一般一天译若干小时,也常常通宵达旦,那时等放下笔一照镜子,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脸色苍白,没有血色,像一个刚刚值完夜班的护士。

  如是,一卷一卷的译稿交给郑振铎。郑氏把它们分载在《世界文库》第8、9、10、11辑上。在8月17日,鲁迅给徐琥写了一封信:诗荃兄:

  前几天遇见郑振铎先生,他说《世界文库》愿登《苏鲁支如是说》。兄如有意投稿,请直接与之接洽。徐琥接到信以后,便去找郑振铎并提出要求,即译完一卷登一卷,登完一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