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阿凡达》:颠覆你的视…
《阿凡达》:数字特效引…
最新热门    
 
论阿凡达与中国文化之亲缘性

时间:2010-1-6 11:51: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片名:《阿凡达》

  -导演/编剧: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西格妮·韦弗、佐伊·索尔达娜

  -上映日期: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1月4日

  -读家:蝎子安安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中国电影都避开了阿凡达的档期,是因为自知之明,还是感到了耻辱?

  前几天老公就强烈推荐我看阿凡达的花絮,这是他特别推崇的一部片子。他拿出几个亿的票房忽悠我。

  我看了它,但没有他那样激动。

  这无疑是一部现代科学技术——3D的高端产品。但从视觉上讲,并没有带给我多少震撼,如果让张艺谋或者其他中国人运用他们的技术,我想,那才能看到真正的视觉盛宴。

  我再说几句估计会挨板砖的话。

  这部片子,可以说讲的是当年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但我说,这里有中国的文化。

  第一,杰克闭目连接阿凡达,很像中国传统巫术唯心论里的过阴。虽说阿凡达是地球与潘多拉星球人DNA组合出来的特殊人种,披着科学幻想的迷人外衣,但骨子依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地球人是无法在潘多拉星球生存的,在那里人们无法呼吸,无法呼吸就意味着死亡。阿凡达的生命是地球人在睡梦中的连接给予的,你看杰克被推进科学舱的时候,思维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么,这与中国传统巫术过阴的思路是不是如出一辙呢?眼睛一闭,去阴间神游了。

  第二,怎么看杰克阿凡达与孙悟空都更像亲兄弟。他们都有英雄主义与反抗精神,他们上面都有领导。杰克阿凡达的领导是科学家与上校。孙悟空的领导则是唐僧、观音和如来。

  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我们的老祖宗,从来都不缺幻想。早在若干年前,这些幻想就有了。所以说,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再说说不同之处。说到过阴,真是让人感觉到既落后又阴暗,哪有科学神圣的美妙呢?对,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科学。

  占卜人士与阿凡达,他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地狱,一个则是仙境。

  阿凡达与孙悟空虽然都具有反抗精神,但结果不一样。孙悟空徒有反抗精神,他不但被压了500年,而且,最后无论如何也没能逃出师傅的紧箍咒与如来佛的手心。

  阿凡达就不一样了。阿凡达最终征服飞龙与娜美人,产生爱情,这多么美妙?神雕侠侣,比翼齐飞,孙悟空想都不敢想。他的修行是有框架的,他必须禁欲,必须做铜墙铁壁。

  杰克阿凡达的处境,到底没有孙悟空复杂。除了以暴制暴,曾经压在孙悟空身上的宗教、伦理、政治等因素似乎并不明显存在。因此,即使科学家开始小看她,他自己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但他依然是正义、自由的化身,同时他又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他不惜一切代价为拯救潘多拉星球而战斗。

  最近,儿子的班主任,居然拍着桌子对孩子们讲:中国就靠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混呢,中国若是美国式教育,出几个爱因斯坦不是问题。我想,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是很合适的。中国的应试性教育,最大承度上绑架了思想。人们很难有创新意识。我想,当代的我们不仅仅是靠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混。在文化的领域依然是靠四大名著在世界上混。我们重复地拍四大名著,重复地引用他们的思想,当代的我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精神,更不用提精神贵族?在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很多人的道德与精神都伦丧了。如果我们是阿凡达,我们是不是早妥协了?

  阿凡达估计会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新的图腾吧,你看,中国电影都避开了阿凡达的档期。

  “钉子户”缘何震惊宇宙?

  -读家:释凡

  -推荐指数:★★★☆☆☆

  若说《阿凡达》彻底震惊宇宙,显然夸大其词,但全球影迷踊跃排起长队,争先目睹其庐山真面目,注定载进影史。谁都记得《泰坦尼克号》空前盛状,杰克与露丝在沉船内刻骨缠绵,曾使人欣然陶醉,宁愿时间永远停驻。十几年后,笔者有幸参加《阿凡达》零点首映,顶着寒冬冰雪与困倦,在IMAX+3D厅领略好莱坞昂贵视听(5亿美金投资),奈何外星“钉子户”的情感力量烘托得再充沛,仍遗留微小瑕疵!

  首先,残疾退役军人的男主角登场时,他名为杰克·萨利,所以詹姆斯·卡梅隆延续前作《泰坦尼克号》“杰克”情结,摆明参考着旧作。再者,地球人为开采矿藏,先派男主角“卧底”,然后屠杀潘多拉星土著人,杰克则受良心与爱恋驱使,最终弃暗投明,向地球军宣战,如此俗套主旋律模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