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赵毅衡:中国的学术水平或许在接近于中国男足

时间:2010-1-11 11:44:01  来源:成都日报
张爱玲,艺术就是形式的组织,从形式探视文化。我正是在卞先生的建议下,把学术重点放在形式论研究方面,这构成了我毕生用力的方向。

  发展需要符号并制造符号

  记:你的不少文章涉及传统问题,你所说的“礼教下延”是什么意思?

  赵:宋明理学的社会实践首次在中国推动了俗文学的兴起,以及礼教下延。明初规定,表彰节妇孝子,只针对百姓,不给有功名的士子官吏家族,这意味着只有百姓才需要教化。这种政策造成了全民道德狂热。明清两代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衰败史,这至少是原因之一。所以,礼不下庶人时,君子彬彬有礼;庶人尽礼之际,君子以非礼骄人。当然,你试着也可以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如今的经济。

  记:你怎样看待目前的国学热?

  赵:大概隔几十年总要来一回。胡适、傅斯年就专门谈过三十年代的国学热。读过孔飞力的《叫魂》吗?如果宽泛一点,50年代的民歌运动也可以视作其组成部分。我只是说,这些尊崇儒术的热情与真正的学术无关。而且,我忙里偷闲喜欢听古典音乐,所以从来不注意电视里的这类语调铿锵的讲座。

  记:以前人们总是提倡勤俭节约,如今刺激消费已经成为热词,到底人们在消费什么?

  赵:如果你有了一台经济型轿车,但渴望换一台“宝马”,这其中的差异就是符号问题。因为“宝马”固然比经济型轿车好,但不至于好到它可以从公路上飞起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需要贴牌,傍上名车,就说明你很需要一个大符号来填充。但倘若你开的是一辆“路虎”,它表达的意思就更加丰富:我并不比开“宝马”的人钱少,而且还是资深的户外运动家,情商、智商、财商都很高。“符号消费”就是用这种“天鹅绒拳套”击碎着都市人的自尊。这固然反映了符号附加值带来的群体焦虑症,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经济规律,发展是需要符号的,发展就注定要制造符号。

  按照法国学者波德里亚的说法,一旦把商品当作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操纵和使用,它就属于“符号消费”。其领域包括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空间:身份、经济实力、权力、受尊重程度、趣味修养、人格特征和个性、价值观、信仰等等,这些就是人们得以同他人区别开的所有特征。

  成都的符号应是艺术之都

  记:你对成都印象如何?

  赵:2001年我第一次来成都之前,对这个城市知之甚少。我去过的国内外城市太多了,适应性已变得很强。出于川大的热情感召,我决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

  成都的确是宜居之城,我也庆幸自己的选择。趋同性问题依然是世界城市格局中难以破除的,我觉得,成都最缺的是地标性建筑。地标性建筑不同于贪高求大的标志性建筑,量上并不见得很大,它是城市设计的元素,是文化惯性思维的反映,是市民对某个区域的感觉达到的共识。要让外人一看能明白,这是“最成都”的。

  我的窗外就是锦江,这是一条历史之河,有些为它惋惜。锦江的缺陷在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不大好。成都是青藏高原的重要门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位。把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放在中国的棋盘上看,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之都,这应该是它的符号。

  记:你喜欢成都的文化吗?

  赵:很喜欢。我有空也去宽窄巷子走走,去望江楼公园看竹子。我闲暇爱看川剧,剧作家徐棻改编的《死水微澜》我十分喜欢,这也是我看过的川剧里最好的一部。哦,对了,成都也是“选秀之都”啊,出了很多演艺人才,但好像本地连一家有影响的唱片公司都没有,我买了数百张CD,就没一张是成都出版的。这对一个文化大都市来说,多少有点遗憾。四川历来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但川籍学人的著作一般都是在北京和江浙出版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方面有待改善。

  实用性及“无用”的思考

  记:你几次谈到学术的实用性问题,你是如何思考的?

  赵:我也很困惑啊。我们每年要填各种表格,符号学、哲学这些学科,目前也被要求必须追求实用性了。我想,这一方面是老祖宗“学以致用”观念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格局追求的是立竿见影。而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没有诸如“知行合一”一类说法的。如何来评价尼采、卡夫卡的“知”与“行”呢?如何评价爱因斯坦理论的实用性呢?所以这是一个伪问题。想想魏晋玄学,人们都在嘲笑它的空谈,但历史上真的多出几个“空谈”的朝代,也许中国的哲学、思想史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要敢于做“无用”的思考,也许才能成为哲学家。

  先秦的名学,以及玄奘带回来的唯识宗,也是传统文化,可惜宣传国学时却忽略了这些精华,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