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积极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促…
今年国务院研究开征物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最新热门    
 
国务院参事:中国需要有旅游日 “5·19”较适宜

时间:2010-1-26 13:20: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旅游日?

  自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以来,就旅游日到底设在哪一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讨论意见。有的提议定在中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出游日那天,也有人提议定在国人传统出游的清明节或重阳节,还有人建议将毛泽东的出生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众说纷纭。

  “旅游”是中国人的发明

  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旅游”一词最早始于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因此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旅游是外国人的发明。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经我就手头资料查证发现,早在康熙55年,即1717年编撰的《康熙字典》就已有被解释为离家远居的“旅”字出现,而且还注明了古写“旅”字的四种写法。此外,《论语》中就有“季氏旅于泰山”之记载,唐朝诗人杜甫也有“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的诗句。仅此就可以看出,旅行一词在中国文字中出现要早于牛津字典1000至2000年。

  并且,旅游在我国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唐朝僧人玄奘,诗人杜甫、李白,以及后来的航海家郑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他们也都可以说是旅行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人们收入水平较低、交通条件不畅,再加上内乱和外侵连绵不断,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且也在近代明显地落后于西方。

  世界旅游业的崛起始于二次大战之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民众收入迅速增加,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1946年10月,在瑞士成立了国际旅游联合会,1950年旅游观光就成了世界上一个新兴产业。到了1960年,世界旅游人数快速上升到1950年的2.74倍,1990年又达到1960年的6.757倍。至1996年,旅游业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占到世界GDP总量的10.7%,旅游消费占到世界消费总支出的11.3%。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扭转我国旅游业的落后局面,邓小平明确指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并提出“要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至2007年,我国旅游人数已发展到15亿人次,2002年至2007年,年增长11.3%。国外入境旅游人数2007年已发展到5360万人次,年增7.8%,高于全球增速3个百分点。中国旅游总量已进入全球第4位。

  中国需要有自已的旅游日

  尽管旅游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至今我国旅游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GDP总量的4%左右,这同世界水平1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这也表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广阔。这次国务院发布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无疑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更大机遇和希望。

  旅游业既是“财富效应”的衍生物,也是节假日的伴生体。现今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已达15781元,农村居民收入已达4761元,居民存款额已高达20万亿元,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从假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工一年的休息日只有52个,而现在一年可享受的休息日有104天。另外,在职员工可享受带薪休假、老年人退休后有良好保障等,也为人们休闲度假、开展旅游提供了方便,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曾有权威人士测算,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至2015年,对民航飞机的需求量将由1060架增加到3000架,对航班的需求量将从350万架次发展到1000万架次,对火车的需求将从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汽车也会从2000万辆发展到6000万辆。到2015年,还将需增加20万个宾馆,1万个以上的风景旅游地。如此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使命,需要我们更好地进行组织和完成。因此,无论从弘扬我国的旅游文化考虑,还是从更好完成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使命着想,我们都需要有一个中国自已的旅游日,通过这个节日来激励广大百姓关注旅游的热情和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以推动旅游消费,加速旅游发展。

  旅游日定在“5·19”比较适宜

  关于旅游日的各种讨论,有江苏意见、湖南意见、浙江意见等。现在看来,这几种意见都有自已的道理。但我认为,作为旅游日,一定要选个好时节,就全国的气候状态考虑,我倾向于把中国旅游日选定在5月份。我曾有过一个想法,把5月5日作为旅游日,因为这一天是双5日,显得吉祥而红火。同时,这一天是马克思的诞辰日,把它作旅游日更有其深远意义。

  但是,当我想到中国的旅游日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