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胡玫:知不可为而拍《孔…
胡玫的《孔子》和大家的…
胡玫:改编《孔子》值得…
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
最新热门    
 
胡玫:孔子解释权在国人手 《孔子》对得起观众

时间:2010-2-4 14:49:13  来源:北京日报

  自《孔子》于1月下旬上映至今,影片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与影片有关的争议亦不少。同时,在进口大片《阿凡达》的强势影响下,《孔子》的票房也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影片导演胡玫刚从外地巡回宣传返京,回应各种质疑之余,语气中也不乏无奈之情。这位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热播剧的女导演,为《孔子》付出心血颇多,或许她也像孔子一样在努力“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解释权应在中国人手里

  记者: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接拍《孔子》这个严肃题材的电影?

  胡玫:从《雍正王朝》之后,我发现受到观众追捧的大都是历史剧。所以后来我又拍了《汉武大帝》,在这部剧里有一个情节,就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我就注意到儒学被尊为国学,也注意到孔子。要寻找中华文明之根,就需要知道为什么把儒学尊为国学。我对孔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日、韩比中国做得好,甚至韩国人提出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但我觉得对孔子的解释权应该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所以就加快筹备电视剧《孔子》的步伐,但题材审查总是通不过,就改编成同名电影,有了现在的《孔子》。

  记者:影片上映后,周润发、陈建斌的演技得到大家认可,但影片在网上的整体评价却不高。

  胡玫:网上一直是口无遮拦,也没有定论。如果没看过《孔子》就作评价,这恐怕就不合适了。诋毁《孔子》,因为这个题材而诋毁它,我无话可说。网上对《孔子》的这类批评,我觉得意义不大。对这种评价我也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大了,说什么的都有,我也拦不住。

  孔子从政失败才成思想家

  记者:很多观众反映影片的前半部分很戏剧化,但后半部分显得拖沓、沉闷。

  胡玫:这种反映主要体现在普通观众层面,而大多数知识分子观众觉得后半部分情感更浓郁、思想性更强,甚至有人提出后半部分太短了。但不管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这是一个众口难调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影片结构就是最佳的结构。我们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结构,前半部分讲孔子从政,后半部分讲他周游列国。正是孔子在政治上戏剧性的跌宕经历,才有了后面他作为思想者周游列国之旅。这两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记者:有批评说片中的孔子更像文治武功的“官员”,缺乏表现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一面。为什么片中没有出现孔子讲学的场面?

  胡玫:原来我们对孔子的理解,主要聚焦于他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一面,但较少了解孔子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影片就揭秘了这段历史,让许多人觉得“大逆不道”。但这是史实,不是瞎编的。孔子有很高的政治热情,想用自己的政治理想来治理国家,但他在政治上失败了,才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片中也有孔子讲学的场面,主要是穿插性的。

  记者:片中孔子的弟子除颜回、子路、冉求之外,为什么其他人的形象模糊?

  胡玫:电影只有两个小时的片长,想把孔子的人生故事讲清楚都很难,所以在他的众多弟子里面,只选取了几个戏剧化的情节,来衬托孔子的形象。毕竟电影叫《孔子》,而不是叫《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孔子》对得起投资方和观众

  记者:老百姓觉得《孔子》不容易理解,知识分子又觉得不满足。您真正想表达孔子什么精神呢?

  胡玫:你说出了我两难的心境。把电影搞得太高深了,知识分子满意了,但老百姓没法接受。比如,片中不能讲古文,必须讲白话,可是过多地讲白话,知识分子又不满意了,觉得这不是孔子。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不可能把孔子的思想都表现出来,比如电影就基本没有表现出孔子提倡的“孝”这个方面。

  孔子的精神核心是“仁”,仁爱的仁,最后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达到了和而不同的最高境界。电影篇幅有限,我们主要还是讲孔子作为一个奋斗者的不屈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无疑是孔子的写照。当时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作不懈的努力。

  记者:当今电影环境比较浮躁,拍孔子这样的题材,在商业和艺术上很难达到平衡?《孔子》在您的导演生涯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胡玫: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到影院跟观众接触过,观众的反应还是很热烈的,一直到影片的结尾曲唱完才站起来。我被这种热情感动,影片还是能跟观众交流的,基本上实现了当初我对观众的期望。更重要的是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