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合肥肥西县发现一处战国…
河南书法家创“一笔书法…
8名农民以寻宝为名骗走…
台湾“517呛马大游行”…
170万8年变7000万
话语论争与当代农村小说…
一件重要而珍贵的史料—…
最新热门    
 
17位深刻影响钱学森的人:在母校六年一生忘不了

时间:2010-2-12 11:03: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17位深刻影响钱学森的人

  钱学森对北京师大附中充满感情,1955年10月29日,他从美国返回北京的翌日,就到这所阔别20多年的母校看望老师。用钱学森的话来说,在北京师大附中的六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钱学森还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钱学森曾亲笔写下一份珍贵文件,回忆在他的一生中给予他深刻影响的人,总共17位:

  1)父亲钱家治——写文言文2)母亲章兰娟——爱花草

  3)小学老师于士俭——广泛求知,写字

  4)中学老师董鲁安(于力)——国文,思想革命俞君适——生物学高希舜——绘画、美术、音乐李士博——矿物学(十级硬度)王鹤清——化学(原子价)傅仲孙——几何(数学理论)林砺儒——伦理学(社会发展)

  5)大学老师钟兆琳——电机工程(理论与实际)陈石英——热力学(理论与实际)

  6)预备留美王助——经验设计

  7)留美Theodore von Karman(引者注:即冯·卡门)

  8)归国后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

  名牌学校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依仗于名师的魅力。钱学森把他留学美国时的导师冯·卡门列入名单,是理所当然的。冯·卡门是美国科学名师,有口皆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7位给予钱学森深刻影响的人中,中学老师占了7位,足见中学教育的重要,足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校名师对钱学森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中国第一流的中学。早在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1901年11月2日),钦定五城中学堂成立,这便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奉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令,五城中学堂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1923年暑假之后,钱学森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升入附中。恰恰就在7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也就相应改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师大附中教学的特点是:起点高,方法活,要求严,学生能力强,负担不太重。

  北京师大附中教师的特点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理念先进、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钱学森提到的林砺儒老师,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教育部副部长),他力主教育改革,反对灌输式的死记硬背。

  钱学森回忆说:

  我从1923年到192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念书。那个时代,在北京办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当时的校长林砺儒先生能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成质量上乘的第一流学校,实在难能可贵。他实施了一套以提高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当时我们临考都不开夜车,不死读书,能考80多分就是好成绩,只求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我在读书时,没有死背书,看了许多书,但从不死读书,而是真正理解书。

  国文老师董鲁安(即于力)、化学老师王鹤清、数学老师傅仲孙、生物老师俞谟(即俞君适)、美术老师高希舜等讲课都各有特色,给我中学时代的数、理、文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暑假里开办暑期绘画训练班,教画西洋画,父亲很支持我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也学画中国画,后来我画得还不错。国文老师是董鲁安,他思想进步,常在课堂上议论时弊,厌恶北洋军阀,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到了高中一年级时,我对用文言文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音乐老师也非常好,上课时,他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当时没有电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唱中外名曲,欣赏各种乐曲,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一直在我心中激荡。

  几何课老师傅仲孙说,“公式公理,定义定理,是根据科学、根据逻辑推断出来的,在课堂如此,到外面如此;中国如此,全世界如此,即使到火星上也如此!”钱学森从此懂得科学的严谨。

  化学课老师王鹤清开放化学实验室。你有兴趣做化学实验,随时都可以到那里去做。生物课俞君适(原名俞漠,后来任江西南昌大学生物系教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