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魏明伦:赵本山和春晚的…
张汝伦:大学“何为”
最新热门    
 
魏明伦:骈文写作十多年 称“勿拿己比余秋雨”

时间:2010-2-24 13:13:46  来源:北京晨报

  魏明伦,剧作家、杂文家、骈文家。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被誉为“巴蜀鬼才”。

  很多人谈国学,无非是诸子百家、《三国》、《红楼梦》,魏明伦不谈这些,他更愿意谈诗词曲赋,谈对联,谈骈体文,“以前的中国是个文言文的国家,那时候谈白话是叛逆,现在的中国是个白话的国家,这个时候提倡文言就是叛逆,按照这个逻辑,我确实是一个叛逆的人。文言历经千年,很多文体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精华,我们这一代再不讲,那可能就断了,我们的教育没有这些东西,甚至季羡林、任继愈这样的大师的追悼会上,一些人连挽联都写不好,我们愧对古人呐。”魏明伦如是说。

  对联:不是口号和标语

  晨报:前一段时间你批评任继愈和季羡林追悼会上的挽联,有媒体称你“怒了”,是否如此?

  魏明伦:我不是怒,这个有什么可怒的,是叹息,季羡林和任继愈去世十多天才开的追悼会,这么长的时间锤炼一副对联足够了吧,可是出现在追悼会上的挽联连基本的规矩都不符合,我怎么不叹息?从我的视角看,对联是中文独有的文体,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有这么短的文体,西方的微型小说也没有这么短的,有的对联甚至两个字就能成对,比如说“色难”对“容易”,但这么几个字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作品,往往饱含哲理,甚至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

  对联本身有规矩,一个是对仗,一个是声韵,这是基本的东西。古典文学里面律诗、绝句是很有规矩的,古风、歌行、乐府反倒不讲规矩,很明显,长的不讲,越短的越讲,正因为它短,所以必须讲规矩。对联更要讲了,它的名字就注定它有自己的规矩,不讲规矩,那就不是对联,是口号,是标语。

  晨报:现在对联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魏明伦:开放以后,对联出现的是最多的,名胜古迹、景点、商店、建筑,到处都用,最大的问题是多数人都挂反了,对联是竖写的,右边才是上联,但大多数上联都挂左边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多数人都写成标语了,很多对联出自作家、学者之手,但这些人不懂对联,对仗不对、声韵也不对,写的不明白,书法家也不明白,挂的人更不明白,结果满大街都是标语和口号。对联虽然也有工对、宽对之说,但是再怎么宽,基本的规矩还是要讲的。对联不像诗词曲赋只是少数人欣赏,它太普及了,变成今天这样,我们愧对古人。

  碑文:有时候不可取代

  晨报:传统文体在现实中有用的除了对联,还有别的吗?

  魏明伦: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保留的实在很多。不说别的,就说碑文,现代已经断裂了,这是文言的断裂。在以前,重要的建筑物都有碑文,这些碑文中出了大量的佳作,佳作中又有很多杰作,《沧浪亭记》、《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就连一间破屋子还有个《陋室铭》呢,很多成语都是出自这些碑文之中,它们已经化为汉语词汇本身的一部分,直到现在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还有书法,很多也是靠碑文传递,大量拓片都是从碑文而来,比如说《兰亭序》。

  晨报:它是如何断裂的呢?

  魏明伦:碑文于“五四”时期开始淡化,当时废除文言文确实是功德无量,但毕竟是特殊情况之下的举措,而且那些主张废除文言文的人本身也是受过文言文教育的,他们自己也在用,并没有真正断裂。真正的断裂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据我了解,那以后的建筑就没有碑文了,都被领导题词所取代。直到现在,诗词曲赋还没有断裂,真正断裂的是碑文,我们自己把它断绝了。这是很可惜的,碑文并非一无是处,在很多特殊场合,碑文要比白话文有韵味的多。

  骈文:已经写了十多年

  晨报:你自己也用传统文体创作吗?

  魏明伦:是的,我写骈体文已经十多年了,最早是1994年为韩美林的雕塑写的《盖世金牛赋》,那个时候没有人写骈体文,我是第一个,当时新华社还发了专稿。到现在也写了四五十篇了,可能今年或者明年会集结成书,出版社已经问我要了很久了,但是因为篇幅的问题,一直没交出去,另外最近我的身体也不太好,还没有整理完成,但也快了。

  晨报:这样的文章普通读者能否看懂?

  魏明伦:原来的骈体文,又叫四六文,句式上规定很严格,就是四个字、六个字成句,最多加一些“兮”这样的助词,传统的骈体文有古奥难懂、堆砌辞藻、爱用生僻字等问题,读起来比较费劲。我写骈体文,虽然讲究一定章法,比如对仗严格、神韵放开,但我把现代词汇甚至网络语言也吸纳了进来,比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