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宝岛一村》:两岸民众…
《宝岛一村》 他们台湾…
王潮歌:“印象”系列或…
最新热门    
 
《宝岛一村》:“台湾第一村”的悲喜剧

时间:2010-2-26 13:09:01  来源:人民日报

  原题:眷村热——“竹篱笆”的又一个春天

  《宝岛一村》:“台湾第一村”的悲喜剧

  2010年春节前夕,来自台湾的眷村舞台剧《宝岛一村》先后在广州、深圳、东莞、杭州、上海和北京巡演,票房全线飘红。两岸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但《宝岛一村》中真实鲜活的眷村生活、台湾民众深入骨髓的思乡之情仍深深打动了大陆观众。“希望这出戏成为一个联结,让大陆观众知道那些在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们发生了什么事,那些人在台湾生活又是如何……”《宝岛一村》编剧兼导演赖声川如是说。

  《宝岛一村》在大陆巡演的盛况是台湾岛内近年来眷村热的延烧。眷村电视剧一再重播,眷村小说结集成册,眷村菜风行一时……眷村热让台湾的“外省人”沉醉,令“本省人”感慨,也吸引了不少大陆民众一窥究竟。

  ① 凋零——

  消逝中的眷村聚落

  何为眷村?狭义地说,是指台湾当局为当年迁台的军人及其眷属兴建的房舍;广义地说,也泛指以“外省人”为主的各种聚居区。无论广义狭义,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非常简陋、“临时”、非常地没有“隐私”。从事两岸民众紧急医疗救护的“生命之星”总经理理筱麟在桃园县陆军埔心眷村长大,他说,眷村的房子最初多是用竹子泥巴糊成,刮台风下大雨便东倒西歪,没有下水道系统,一下雨就淹。因眷村常以竹篱笆的围墙与外界隔开,久而久之,“竹篱笆”成为眷村的代称。

  “竹篱笆”内的生活虽然清苦,却满是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温馨片断。整个眷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大人都是同事,小孩是同学,互相照应,不分彼此。小孩犯了错,别家的妈妈不客气地加以管教;谁家有好吃的,村里的小孩子也可以不客气地去吃。眷村中多为中下级军官家庭,子女要出人头地,必须努力读书,后来从眷村走出的文化界、政界名人比比皆是。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颁布“老旧眷村改建条例”,传统眷村日益消失。为了保留台湾的历史轨迹和许多人的成长记忆,近年来,有识之士开始讨论眷村的文化与社会意义,也以具体行动推动保留眷村实体与相关文化。有人大声疾呼在都市改造的同时注意保留一些眷村,有人开始创作影视作品,有人着手做田野调查,有人尝试拍纪录片……目前眷村文化保护工作已经获得一些初步成果,未来将在台湾北、中、南、东、离岛等每区选择一至二处眷村现址予以保留。

  台北市曾是全台眷村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县市,据台湾“国防部”出版的“国军眷村发展史”记载,全台湾886个眷村,在台北市的就有165个。位于台北101大楼附近的四四南村是台北市第一个眷村,最初由木材、竹片、石灰、泥巴糊成,后改建为砖墙结构。1999年,四四南村面临被拆除的危机,社区居民和文化界人士发起了眷村文化保存运动。奔走呼号之下,2003年,台北市文化局将四四南村的四栋建筑物予以保存,并将之建成为眷村文化展示馆。以此为契机,台北市开始每年推出眷村文化节,用人文精神增添眷村魅力。

  ② 延烧——

  眷村文化热宝岛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报》副刊发表两篇眷村题材短篇小说始,眷村题材的文艺作品渐为台湾社会所关注。小说《我从眷村来》、《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都为上乘之作。2004年,作家苏伟贞编选《台湾眷村小说选》,致力打造“眷村小说史”,小说集《最后的黄埔》也涉及颇多眷村生活。近年来,一批记录眷村寻常百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电视剧、舞台剧应运而生,它们通俗易懂,受众更广,将眷村热推向了高峰,“竹篱笆”迎来又一个春天。

  2005年,岛内第一部眷村题材的电视剧《再见,忠贞二村》开播,反响热烈。5年后,《再见,忠贞二村》又应岛内民众要求重播,收视率比肩当年。导演梁修身说,当年拍这部电视剧,他们就是在嘉义县大林一个正在拆迁的眷村——“社团新村”现场取景,台湾著名演员林青霞曾在那个眷村住过。

  2008年,台湾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眷村子弟王伟忠催生了两部热门作品《宝岛一村》和《光阴的故事》。

  《宝岛一村》的剧情以王伟忠小时所居眷村的故事为蓝本。王伟忠说,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说服台北“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赖声川,两人共同联合编剧、导演了这部热门大戏。长达3个半小时的舞台剧,述说了那个大时代下特有的悲喜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