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当文化保护与民生“打架…
最新热门    
 
宋庄拆不拆?沦落的艺术家拖花圈

时间:2010-2-27 11:06:54  来源:羊城晚报

  不久前,一群困厄之中的艺术家在北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的宣传挡板前,拖着花圈表演行为艺术《宋庄》,以此来表达他们心中乌托邦梦想即将破灭时的心绪:愤懑、惆怅、无奈还有迷茫。

  宋庄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群落,短短数年之内就聚集了数千个(有一种说法是四千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不过说实话,在市场上卖得比较好的只有那么几个爷,其他人都一直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可说是比蚂蚁忙,比民工累。但他们从已经一夜致富的成功者身上,一再编织所谓的“宋庄梦”。于是,没成名的开始模仿成名的,成名的开始复制自己以前的,新来的效仿常住的。和西方很多艺术潮流或者运动一样,宋庄的艺术现象在实践的推移中不断重复自身。所以我们有时不得不扼腕长叹: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太少了,能保持昌盛创造力的艺术家也太少了。命运不会反复垂青走同一条道路的人,宋庄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力已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

  现在,在北京各艺术区普遍濒临拆迁之时,宋庄也难逃厄运。它曾经被誉为艺术家生活、创作的乐土,也确实得到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其他艺术区相比,它还算相对优越。现在,一切将推倒重来。

  有人说,对于宋庄,当地政府看到的是接管以后的经济利益。先不说此地某些大腕级画家的画作能拍卖到上千万元,光好几千位艺术家在这里的吃穿用度、买房置地,都是对宋庄经济收入的一大利好。而更重要的是,借助艺术家资源,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专项财政补贴,还可以大行招商之道,并通过房地产开发增加GDP。但是,目前宋庄的规划好像是一种太过美好的梦幻———原生态艺术区、卡通动漫产业区、多功能服务区等。而梦想的实现和规划之间会不会相去甚远?艺术和产业如何可以共生共赢?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没准哪天风向转变,大棒一出,艺术家便又要找寻下一个流浪的暂居地。

  盘踞宋庄的艺术家们是抱着很大希望而来,他们钉在这里进行创作,然后找到买主———卖出作品才是硬道理。可是中国的艺术市场是否真的那么庞大?外国人真的那么热爱中国当代艺术?在金融经济危机中,一切都有了答案。“产能过剩”是宋庄的死穴,一次次被市场的金手指精准点中,酸痛胀麻,死去活来。

  据我所知,宋庄的大部分画家的收入水平比低保户高不了多少,他们是艺术民工,艺术盲流,艺术特困户。很多年轻艺术家常年卖不出一张画,只能靠家里接济,或在朋友处混吃混住,甚至有些“中年男人”也是这种状态。这几年里,宋庄经常发起援助某艺术家的活动,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一次次的报道也算引人注目,但被信息消费后,一切又归于沉寂。事实上,宋庄没有办法为这么多的“职业艺术家”找到销售渠道。

  在宋庄走职业艺术家这条路很艰辛,艺术家应该反思如何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获取和给予。大多数艺术家如果更多的只打自己的算盘,却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那理想的胚芽就谈不上生发。

  去年底大张旗鼓开张的联华超市小堡NO.988店,似乎隐约彰显着宋庄新一轮的商业开发力度。既然你混不下去了,那么房地产商就要出手了,他们在此时扮演的角色有点像救世主。呵呵!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实让艺术家们喷血,但在资本说话的时代,你能拿他咋样?

  有一种说法:沦落的艺术家多少为这块土地聚集了人气,生地从此成了熟地,房地产商适时介入,连广告费也省了不少,真正是坐收渔利。不过也应该看到,宋庄注定是一个“矛盾体”:一种是情感上的矛盾,毕竟艺术家群体不是商业群体,它需要一个合乎艺术状态的创作与居住环境,而不是成为新一轮商业地产开发的配套元素之一。它希望得到一些温暖而又实际的“关注”,诸如房租,医疗、孩子教育等等都是切身到这个群体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政府在这一块做得还是不到位,并没有拿出有效的措施让这个群体“放松”下来,让原创力得到彻底的释放。

  拆还是不拆?要拆会拆成咋样?将在不久揭开谜底。如果运作得好,宋庄的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模式效益,显现其难以替代的价值。反之,艺术家再次流浪四方,继续漂泊,对中国的艺术界而言不可能成为和谐社会的赞美诗。

  沈嘉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