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究竟是谁炸死了张作霖?…
张作霖:从穷苦流浪儿到…
张作霖:义字当头重情分…
张学良如何能顺利接班?…
最新热门    
 
张作霖之孙张闾实:回乡是父亲与大伯的共同心愿

时间:2010-3-8 18:25:26  来源:辽宁日报

  3月6 日,张作霖之孙、张学良之侄张闾实历时三年撰写的新书《漫漫归乡路》新闻发布会在沈阳汤公馆举行。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而作为产生过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张氏家族,其后人安在?张氏家族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一位回到沈阳定居的张氏后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漫漫归乡路》给出了翔实的答案。

  张闾实是张学良六弟张学浚的次子,2007年,张闾实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沈阳。三年来,总是有朋友追问他为何选择回沈阳定居?如今,又有人探问他为何写作《漫漫归乡路》? 3月6日上午,张闾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今年48岁的张闾实出生于澳门,5岁迁居台湾,大学期间主修建筑学,毕业后投身于文化产业,在一家图书公司工作,后来转入金融业,再进入旅游业、餐饮业工作。

  张闾实的父亲张学浚出生在沈阳,张学浚时常回忆起家乡的点滴往事,而亲人们所说的家乡就是沈阳。张闾实的父亲在台湾弥留之际,口中呼唤的居然都是儿时在沈阳的朋友和亲戚的名字,一再叮嘱儿子将来一定要回到故乡看一看。 2007年,张闾实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挥别妻儿,踏上归乡路。近乡情怯,近乡情浓。当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一刹那,张闾实热泪盈眶……

  在沈阳住得越久,张闾实就越热爱这片热土。他喜欢下雪天,可是又很怕冷;他欣赏东北人的热情豪爽,可又听不懂东北方言。三年过去了,如今,生活在沈阳的张闾实,朋友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张闾实说,他很高兴找到了自己的根,他之所以成为张氏家族后人返乡定居的第一人,就是要告诉家族的后人们,母亲的怀抱依然温暖,故乡的大门永远向游子敞开。

  奶奶寿夫人以及大伯张学良鲜为人知的生活

  辽宁日报:您对家乡沈阳印象如何?

  张闾实:沈阳是一座大都市,同时又是一座古迹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典而又时尚。家乡的人们朴实,热情,豪爽,讲义气,我很欣赏家乡人。

  辽宁日报:在辽宁生活的三年里,您在做什么?

  张闾实:我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年,认识沈阳;第二年,到全省各地寻访爷爷的遗迹;第三年,回到沈阳,定居沈阳,在沈阳发展事业。

  辽宁日报:为什么要写《漫漫归乡路》?

  张闾实:多年来,我寻找清代文献以及民国初年的历史资料,就是为了明白家族中哪些事情是真实的,哪些只是传说而已,同时也为寻找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家族的荣辱史,似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从1970年到2009年,我一直在探寻、整理家族的历史,并将其一一记载下来,我想给社会以及家族后人留下一个张家人自己的亲历版本。我写书的目的并非要评判家族历史,80年过去了,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功与过,还是交给更长远的历史去评判吧!

  辽宁日报:您在回到家乡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帮助?

  张闾实:关于我们张氏家族的很多资料在台湾都无法找到。几年来,在辽宁省政协以及张氏帅府博物馆的协助下,我收集到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史实资料。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写作《漫漫归乡路》给予了很大支持,辽宁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的赵杰主任还为我的书写了序言,我非常感谢他们!

  辽宁日报:请为读者介绍一下《漫漫归乡路》的主要内容。

  张闾实:《漫漫归乡路》系统梳理了张氏家族的历史。书中还介绍了奶奶寿夫人以及大伯张学良鲜为人知的生活。其中有我小时候跟奶奶以及跟大伯相处的生活,也有我母亲口述的点点滴滴。 《漫漫归乡路》还披露了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节,比如:“九·一八”事变到底是谁向东北军下达不抵抗的命令?西安事变后宋美龄用英语向张学良说了些什么?书中还记述了父辈如何期待回到家乡,我如何完成了他们的夙愿。

  大伯张学良为人风趣幽默

  辽宁日报:能谈谈您印象中的张学良将军吗?

  张闾实:我大伯张学良为人风趣、幽默,他经常给晚辈们讲笑话,自己却一脸严肃。我第一次见到大伯张学良是在1967年春节,我感觉他就像一个大家长,和蔼可亲,他很喜欢我们,他还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分给我们。最后一次和大伯通话是2000年,就是在大妈赵一荻女士去世前的三个月。那天,大伯从美国打电话给家里,正好是我接的。

  辽宁日报:在与您大伯张学良将军相处中,哪几件事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张闾实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