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被”登年度汉字榜首:…
年度汉字“被”:彰显权…
20前总理提议 韩媒:韩…
去汉语化四十年 汉字教…
“奸”等16个带“女”的…
律师认为“妖”等16个汉…
年度汉字,风情之外的坚…
解玺璋:希望年度汉字不…
2009文物篇盘点:汉字成…
网友评选“年度汉字” …
最新热门    
 
汉字是土生土长文字 形声字不断壮大(组图)

时间:2010-3-11 10:10:32  来源:光明日报
符号时,其加工的方法便是改造法,还没有书写符号时,为了记录语词的需要,给它造一个或借一个书写符号,都属于造字,其方法便是造字法。对于某个特定的词的书写符号来说,造字在先,改造在后。改造法和造字法都属于汉字结构的方法,改造法是造字法的继承和发展。汉字自身的调节过程,主要是汉字自身的改造过程。

  一部汉字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形声字不断壮大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里,形声字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在《说文》小篆里,形声字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于统计的范围、角度、方法不同,统计者掌握的宽严度不同,统计得出的结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反映形声字壮大的趋势确是高度一致的。

  汉字适应汉语,走上了一条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发展道路。这是汉字自觉的选择。直到今天,汉字仍然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适应语言新的发展变化,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汉字所走的路,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决定了它的走向,赋予了它无穷的生命力。虽然西方的拼音文字曾无情地冲击它,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把它改成拼音文字,但它至今仍然活跃着,成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汉字承载之重

  汉字通过记录汉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十分厚重,是古代文化的核心部分、主体部分,没有汉字,继承传统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汉语和其他有声语言一样,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话说完就消失了。在录音机发明以前,这是很无奈的事情。于是当社会发展到人们要把话记录下来,或者传播远方的时候,文字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语言的辅助工具,就适应着这种要求而产生了。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语言,我们今天了解古代语言,只能从书面语入手。大家知道,古代书面语言是我们认识古代历史文化的最直接最丰富的资料。西方学者根据圣书字,进入了古代埃及的世界,认识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我们要了解中原古代的文明,也必须从古代书面语言入手。

  譬如要了解西周春秋的诗歌,不能不看《诗经》;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政事,不能不看《尚书》;了解古代礼制,不能不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了解古代卜筮,不能不读《易经》;了解西周春秋的历史,不能不读《国语》《春秋左氏传》。汉字通过记录汉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十分厚重,是古代文化的核心部分、主体部分,没有汉字,继承传统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由此看来,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实际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汉字形体结构本身所蕴涵的,一是汉字通过记录汉语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后者比前者要丰富得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一波汉字研究的热潮,越过世纪,至今不衰。但是回过头来看,这场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未能很好地区别文字与语言,把文字结构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字所记录的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混为一谈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够汲取教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汉字——文化传播的使者

  世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只有汉字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这个特点,是由汉语决定的,是由民族文化决定的。

  土生土长的汉字,不仅能够出色地记录汉语,而且承载着灿烂的中原文明,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大约从夏商时期开始,汉字就从中原向四周传播。影响所及,南边有楚、吴越、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傈僳族、水族和越南,北边有白狄、匈奴、西夏,东边有朝鲜、日本、琉球。西南有古代巴蜀、彝族、南昭和大理,东北有高句丽、渤海国、契丹、女真。汉字在外族的传播有一个基本模式:第一阶段,当地人说汉语、用汉字,把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和盘接受;第二阶段,用汉字假借字或者自造汉式字来标记本民族语言;第三阶段创制民族文字,全面标记本民族语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越南、朝鲜和日本。在经历了漫长的第一阶段以后,越南把现成的汉字或汉字偏旁重新组合来记录越南语,创造了喃字。经过喃字、汉字并用,汉字、喃字、拉丁文并用,20世纪中期开始,汉字和喃字被废,拉丁文成为越南的通用文字。在日本,为了使汉字适应记录日语的需要,用汉字音来记录日语音,用汉字字义来表示日语中的同义或近义词,形成了所谓“音读”和“训读”。后来又利用汉字单字或半字创造了纯表音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在朝鲜则是用汉字或汉字变体来标记朝鲜语,出现了所谓“吏读”、“乡札”、“口诀”,又利用古篆字形和反切原理创造了纯表音的“谚文”。越南、朝鲜、日本从没有文字,到引进汉字,改造汉字,最终都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