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文溯阁《四库全书》迁兰记(图)

时间:2010-3-26 12:47:02  来源:兰州晨报
当地的政治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和交通道路等多种因素,最终选定距离兰州市区60多公里的榆中县甘草店作为新库址。

  1971年6月,在鲁土司衙门存放了4年零8个月后,文溯阁《四库全书》又被秘密迁至甘草店专库。专库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从此,这里就成了文溯阁《四库全书》来甘后的第二个家,并在这里存放了35年之久。

  “当地1月平均气温6.8℃,7月最高气温23℃左右,常年平均湿度不超过60%,年均降水量323.05毫米,在保存纸质材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甘草店专库看护《四库全书》8年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副馆长丁学义说,“在当时,只有很少人知道被称为‘版本图书馆’的甘草店专库,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在甘肃还有一处深藏国宝的所在。”

  丁学义是自文溯阁《四库全书》迁甘以来第三批看护者之一,也是最后在甘草店专库驻守的管理员之一。他从1998年9月18日来到甘草店专库,直至2006年6月23日随《四库全书》一起迁往九州台。8年中,丁学义和另外几名管理员将专库房前屋后、山上山下挖掘平整成层层梯田,栽种果树、蔬菜和花草,使原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绿阴成行、鸟语花香、清静幽雅的“花果山”。“自己种菜、做饭、栽树、喂猪,还学会了理发,这是一段很充实的生活。”丁学义告诉记者。

  那时,专库工作人员一个月休息4天,由于不放心,丁学义轻易不回家。专库规定节假日期间要加强保护,工作人员只能在节后轮休,丁学义总是最后一个休假。值守期间,他一天24小时守着书库,从来没有上下班的概念。“防火防盗是全天候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四库全书》放在上锁的松木箱子里,每箱放6函书,在一个底座上5个箱子依次摞起来存放。书库里一年四季都要防潮、防霉、防虫蛀,夏天必须经常开窗通风,还要保持清洁,经常开箱检查书的变化。35年间,看护员们每天小心谨慎地从事着单调的工作,直到将书迁往九州台恒温恒湿的标准化书库中。

  “除了得益于甘肃干燥适宜的气候条件,正是有了这样乐于奉献的一代又一代护书人,《四库全书》才能保护得如此完好。”省图书馆馆长郭向东说。

  价值与贡献

  “《四库全书》的价值首先是规模亘古未有,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伟大的图书集成。”周永利说,“此外尚有《四库全书荟要》抄成两部。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值得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有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整个搜集、编纂、抄录工程之浩大,实属空前。”

  而四库在图书分类上也为后世集成图书的编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类科学是四库编纂的最大特点之一。据了解,《四库全书》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从此成为整理中国传统文献的标准与圭臬,为中国传统古籍的梳理提供了永久性的范本。因编书而结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在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性质。

  先于《总目》四年成书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既精简了《总目》的总序和小序,有些条目还附有简短的按语,颇便翻检。《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先后完成,在整理传统文献、搜集整理与书目分类、学术评价等方面,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四库全书》的另一个贡献是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的孤本书籍。后世很多研究者认为,从《永乐大典》中抄录和搜辑佚书是“四库”馆臣所从事的最有价值的工作之一。据统计,“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共516种,其中388种被收入《全书》,128种列为总目存目。收入《四库全书》的388种近5000卷文献,其字数总量已接近《永乐大典》的1/20。因此,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四库全书》对《永乐大典》佚书的辑复,是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抢救”。

  易雪梅告诉记者,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在选用资料上采取的应该是继承和扬弃的态度,“要有选择、有判断地去理解和看待《四库全书》的内容和价值”。

  “《四库全书》毕竟是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的图书集成之作,对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来说,既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大梳理、大集合、大归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一些前朝流传下来的孤本作品彻底消亡,也被后世一些研究者称为文化劫难。”周永利说。

  众所周知,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乾隆从统治君权出发,对各类书籍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其主要目的是取缔所谓“颠倒是非”、“违碍悖逆”等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著作。据有关研究者统计,在编纂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为四库纂修工程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