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李栓科:多一些科学分析…
最新热门    
 
沙尘暴: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

时间:2010-3-27 11:58:05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刚刚掠过我国大部以至日本的沙尘暴,给这个说不清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寒冬还是进入迷你小冰期的地球,增添了更多沸沸扬扬的说辞。但是,有一些代代相传的古话也许能注解变暖还是变冷对我们的利与弊,一句酷暑热天下、寒冬苦个人,道出了普通民众的基本感受,尤其对于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比较困难的人群,全球变冷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未结束的冬天里究竟发生了多少起冻死冻伤的事件,印度若不是处于热带而是气温如我国北方,那上千万的纸箱过夜者恐怕早就归于上帝。不同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对于关注变暖还是变冷的角度就迥然不同。而对于沙尘暴,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群有不同的感受和社会公共反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部分北方人都会谈“沙”色变,其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重则屋塌人伤、交通阻断、水电断流,轻则让干净整洁的家园凌乱、光鲜的车体蒙灰、艳丽的外表覆尘。每当有沙尘暴袭来,总是舆情沸腾,众多媒体的报道大都聚焦于沙尘暴的进攻性及侵略性,大量沙尘暴摧地埋城、毁家掘园的恐慌场面,沙尘起处,仿佛人类的末日。然而作为自然或者地球系统之一的沙尘暴,也有其重要的价值。存在就是必然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没有必要、更没有能力阻挡其发生。

  沙尘暴:古已有之

  首先,从中国沙尘暴记录历史来看,沙尘暴古已有之,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隆起,它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要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过渡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可以加剧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翻看中华民族史,就会惊讶的发现沙尘暴记录密集时期都与气候的变冷变干相对应,每逢此时期,都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频繁南下、社会动荡不安。

  其次,古已有之的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而这些自然现象,也并非对人类都是不利的。假如我们消灭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世界上的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那么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还有,沙尘暴的侵略性是被“妖魔化”了的。地球表面是由不同尺度的自然带控制的,大尺度的是全球气候带,气候带决定了一个地区最基本的状态:如热带、温带、寒带等。小尺度的是按地貌、植被、气温、降水等划分的自然区域,比如按不同的降水量我国可以分成湿润区、亚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等。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干旱区和沙漠,最根本的是由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大的气候条件不变,沙尘暴或者沙漠,是不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自然已经为其划定了界限。

  沙尘暴:地球不能没有你!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好处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1、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穿过其间的黄河,把大量的尘土冲击下来,沉积形成了广阔肥沃的华北大平原,黄河三角洲也将成为共和国新的战略发展区。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至今。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而易居并繁荣,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

  2、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也给降落地的土壤增加了肥力。例如,澳洲沙尘暴裹带的红色粉尘也飘落到新西兰各岛,极大的增强了新西兰土地、草场的肥力;澳洲沙尘暴所造成的养分损失却可造成新西兰土地的养分收获。可以说,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全球土壤的营养肥力。

  3、沙尘暴能有效的缓解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工厂和交通工具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数量也决不比常降酸雨的南方许多大城市少。可是,北方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却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因为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还有空气中漂浮的大量有害重金属,犹如沾满双手的油渍,非正常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