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李栓科:多一些科学分析…
最新热门    
 
沙尘暴: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

时间:2010-3-27 11:58:05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降水所能洗刷,沙尘暴之裹带犹如用泥土搓掉油渍般效果,这可能就是冬天北京大气污染严重却没有上映伦敦雾般的大气杀人灾祸的重要原因。

  4、抑制温室效应。沙尘还能大量反射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降温,大约能抵消人为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升温值的20%。

  5、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飘降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后,极大的促进该海域生物的繁茂。海洋的法则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假如我们人类有一天强大到能根除沙尘暴,那生猛海鲜恐怕又会成为历史的记忆。

  对待沙尘暴:需要地球“雷锋”

  防止沙漠化、抵抗沙尘暴,我们想到、听到最多的就是“植树造林”。长江发洪水,人们的结论是种树才能遏制,北京来了沙尘暴,人们想到的也是种树,于是有了“三北防护林”等庞大的造林工程。而按照地理学的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处在什么自然带上,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退一万步讲,沙尘暴是发生在万米高空的自然现象,谁家见过高过千米万米的树林。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植树造林对美化家园、改善局地生态环境的意义,但是同样不能偷换概念,认为树林就能阻挡沙尘暴。那些至今还在鼓动人们去沙漠植树种草的行为根本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就像我们曾经喊过的“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作为鼓舞士气的口号其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要作为真正与敌人对面厮杀的行动纲领显然是可笑的。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又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怜的降水也许够小草生长之需,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树木生长了,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向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很快周边的小草枯死了,再也没有能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了,结果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颗又一颗枯树干。

  其实,科学界早就认为沙尘暴在逐年减弱。我们老百姓也许能从我们身边的变化找到蛛丝马迹。80年代初,我在北京读大学时,盛行的北京三大怪,其一就是“姑娘的头巾戴两片”,是说冬天头上同时戴保暖的厚头巾和挡沙尘的纱巾,那时不要说爱美的姑娘,就是男人也戴纱巾,纱巾可以说是北京人冬天里男女老少口袋里必备之物,五颜六色的纱巾是街边的风景。现如今,纱巾早就离我们而去,并非所有人都开车出门,与当年600多万人口和现在1500万人口、所有车辆不过500万相比,骑自行车、走路、搭公交车的人口比当年更多了,我们丢掉纱巾还是因为沙尘暴少了、弱了,而非我们自身抗风沙的能力增强了。每一场沙尘暴都让我们恼火,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容不得我们干净的阳台庭院落尘,不能容忍蓬头垢面的回家或进办公室。试想当年过年的喜悦就是凭户口本买回来有限的花生、糖果和香油,满街游动着黑灰蓝,几家合住在单元房里,谁会顾及这频仍的沙尘暴?!

  自古以来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必然有利有弊,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加剧了它的危害性,再加上有些媒体“妖魔化”的报道,使大众看不到沙尘暴所隐含的积极作用。沙尘暴我们既无力“消灭”,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客观看待自然界的现象,防止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亦要彻底抛弃“人定胜天”的观念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