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革命人道与国家意志——…
最新热门    
 
切·格瓦拉的死亡真相:他们枪杀了切·格瓦拉

时间:2010-3-28 10:26:36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枪和1把匕首、1台收音机和若干飞利浦牌半导体收音机。还有些私人物品,如切的烟斗、4块手表。最后是涤纶布袋装着的小包,包里有600万块钱。听拿包的士兵说,这些钱是韦尔塔中尉给我们的,因为包是他找到的,钱也是他花出去的。付给做向导的农民费用,付给用牲口提供帮助的农民的费用,还给士兵们一点零用钱。给学校的捐献。事实上,还有笔钱,由加里-布拉多上尉出面,作为缴获上交给了陆军指挥部。这是得到上尉的上司授权的。

  这是不正规的处理,独断的暗箱操作。始终没提切皮挎包里到底有多少钱。第二天我摸过这个挎包,看到里面除了他的日记和一些文件之外,切保管的4块手表仅剩1块。还有美元和国币,数量我无法确定。

  23:00按照阿迪斯·卡普尔和弗罗伊兰·冈萨雷斯的说法,美国大使汉德尔桑和玻利维亚共和国总统雷内·巴里恩托斯·奥图尼奥将军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了一次谈话:

  玻利维亚总统通过美国大使收到来自华盛顿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切应该被除掉。大使给总统提出的理由如下:为了同共产主义和国际干预势力作斗争,向世人展示切已彻底被打败而且死于战场,这非常重要。让这么极其危险的俘虏活在世上实在不可取。留着他就意味着得把他关起来,就要冒没完没了的风险,各种激进组织或是极端组织就会设法营救他。随之而来,就是相应的审判程序,国际公众舆论就会哗然,玻利维亚政府则无法应付国内的动乱局面。

  他们两人接着讲道:

  大使指出,切的死对古巴革命,尤其是对菲德尔·卡斯特罗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们归结道:

  1967年10月,在美国首都得到消息,这位游击英雄关押在拉伊格拉学校时已经负伤,无需讨论。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五角大楼和总统本人都早已作出决定。

  1967年10月9日,星期一,00:30

  埃德华多·韦尔塔少尉,一位22岁的青年,来自苏克雷市一个名门之家,他和切进行了一次长谈。

  事后,韦尔塔向他的朋友讲,切的形象和眼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觉得自己像是被迷住了。切向他谈到玻利维亚人民的贫困,说到游击队善待被游击队俘虏的政府军官兵,让他们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

  韦尔塔讲道,他当时感觉到,从说话的方式看,跟他说话的是一位兄长。当切感到冷了,他就给切带点“温暖”,就是给切点上一支烟并放到嘴边,因为切的手都被绑在背后。切向他道谢,向他说明他斗争的目的和革命的重要性是什么。

  切观察到这名军官的举止,求他给自己松绑,并帮助他脱逃。

  韦尔塔讲,他当时有过把切放走的念头。他曾走出去看看学校外面的情况,并同一位姓阿拉尼瓦尔外号“熊”的朋友说了,请他帮忙。阿拉尼瓦尔告诉他,这很危险,甚至会搭上性命。他犹豫起来,开始发抖,没有行动。他坦言,切曾用目光注视他,却没再说什么。他无法承受他那目光。

  10:00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正在拍照切的日记,接到从巴列格兰德发来的密电,电文是:“600帕皮。不再关押。”

  收到电报,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在阿约罗亚少校陪同下去到学校,请求切出来照相。捆绑他腿的绳子解去,让他不扶任何东西走出来接受拍照。

  几分钟后,胡利娅·科尔特斯老师走近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她在几分钟前从广播里听到,切在一天前,也就是10月8日已经死于战斗中的消息。于是就问:

  “你们何时将切杀死?”

  罗德里格斯经这么一问,甚是惊讶,因为只有他一人看过电报。后来也只向森特诺·安纳亚作了传达。

  “你怎么知道我们要杀死他?”

  “因为广播已经播报,切因在战斗中受伤而死。”

  12:45在沉默了几十年之后,马里奥·特兰终于在给当时为上尉的加里·布拉多·萨尔蒙的陈述中承认是他将切处决的。

  我先澄清一下几点内容:

  从90年代末以来,我设法采访马里奥·特兰。他住在玻利维亚,我最终有三次机会和他交谈。谈话中他向我提出,需要拿几万美元来换取他的证言。不用说,我没答应。

  因此,由于我缺少谋杀切的主犯的证言,我无法百分之百地保证我判断的真实性。我接下来所描述的内容基于以下几点:

  1.我从丘罗之战的伤员那里得到的证言,我1967年10月12日采访过他们。

  2.80年代我从在10月9日身处拉伊格拉的士兵们那里得到的证言。

  3.拉伊格拉当地农民的证言。

  4.马里奥·特兰的一些朋友的证言,他给他们讲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